專家教你走出現代人的不良心態
編者的話:曾有專家預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身處社會轉型期,所有人都經受著情與理的考驗,心態也在改革與危機中博弈,深刻影響著社會的走向和個人的心理生活質量。現在心理專家帶您擺脫當今社會的八種不良心態。
1、懂取舍擺脫浮躁
浮躁即心浮氣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心態似乎也跟著“飄飄然”起來:企業忙著開發市場,而不去提升商品質量;員工一心想著“另謀高就”,而很少思考如何實現自身價值……浮躁,使個人的心理行為過分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容易被外界因素所驅動,不斷地追逐利益和風潮。
涉世不深的年輕人,是浮躁心態的最大受害者:不少“新生代”,把經濟利益作為人生價值的唯一衡量標準,生活在無休止的物質攀比和虛幻變幻的熱鬧之中;最后失去核心價值觀,失去內心安寧,變得惶恐不安,甚至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前一段時間,“研究生要在40歲前掙到4000萬”的言論在網絡上受到熱捧,正是浮躁的集中體現。
其實,開放的社會給我們提供了多元而寬容的輿論環境,完全可以在其中充分認識自己、探索社會,找到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我們應該學會取舍,試著在攀比中急流勇退,才能經受住物質考驗;同時,心境先踏實下來,深化生命感悟,活出自己充實而別樣的精彩人生。
2、靜下心打敗喧囂
社會的改革開放,在很大意義上也是國人心靈的巨大解放,人們有機會大膽表達想法和意愿,有自由想哭就哭、想鬧就鬧,網絡、手機、微博的普及,推動這種自由達到一種近乎巔峰的狀態。
然而自由的背后,我們身邊的環境卻變得日益喧囂,似乎走到哪里,都無法擺脫燈紅酒綠、推杯換盞、噪音污染……可以說,喧囂是浮躁的發酵物,它侵襲整個社會,使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極度膨脹,使人們缺乏思考和內涵,只剩情緒化的激昂言語;缺乏建設性的意見,只剩質疑和謾罵。喧囂過后,留下的只是狂歡過后內心的虛脫和空虛,社會的冷漠和隔閡。
面對喧囂的社會,層出不窮的“熱鬧”事件,我們要學會冷靜分析、理智看待,辨識出一些過于情緒化的社會評價和偏激的言論,并從中脫身;不要隨波逐流,恪守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則,不要享受空虛的狂歡;寬以待人,從善良本真的角度出發,對人對事提出中肯的建議和建設性的意見,促進事物向好的方向轉換。
好文推薦: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