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殺人 呼喚心理關懷
好人是不會殺人的,殺人者一定是壞人。一般情況下似乎是如此。但是,慈溪法院最近判的一樁殺人未遂案中的被告,在殺人之前,確乎是個好人。
據(jù)報道,被告小沈20歲,湖北人,租住在慈溪龍山。去年5月的一天,小沈在門口洗衣服,70多歲的鄰居張婆見了,便拿出自己換下的衣服,讓小沈幫忙洗一下。后來張婆又讓小沈替她洗了三次衣服。第四次小沈心里窩火了,起了殺心。9月14日下午小沈進入張婆家中實施殺人未遂,近日被判獲刑4年。
一個小伙子,替素無交集的鄰居老人多次洗衣服,不是好人嗎?心里不愿意,卻洗了三次,不是克己利人嗎?“好人”怎么殺人了呢?
第一次幫張婆洗衣,心里不太愿意而沒有拒絕,而且后來又洗了三次,這表明小沈有比較強的道德意識。但同時也能看出小沈的一個心理特點,或者說心理弱點:不善于說“不”,不會拒絕別人。不善于說“不”的人,一般都不愿意或害怕自己的拒絕會打破與他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往往會通過強迫自己屈從他人的意志,來維持原有的關系。但這種委曲求全,必然會積累起很大的心理壓力。
小沈的選擇,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難道拒絕洗衣比殺人還困難?拒絕洗衣的后果,比殺人的后果還嚴重?但是,當心理壓力達到極限,他已經(jīng)不會這樣思考問題了。“殺人”是行為失控,行為失控是心理失控的結果。本來,消除“洗衣”的壓力,并不需要通過消除壓力的來源(即殺人)來實現(xiàn),但是,小沈已經(jīng)失去了把兩者區(qū)分開來的能力,在他看來,兩者是同一回事。脆弱的,缺乏承受能力的內(nèi)心和殘忍的殺人行為,看起來是相反的事情,就這樣統(tǒng)一到同一個人身上。
人們平常的很多行為,以及各種人際沖突,其實都是心理弱點所致。但是,很多人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缺乏認識能力,甚至不知道人還有“心理”這一說;另一方面,社會也缺乏心理關懷機制。由“五四”引進“科學”與“民主”后,科學主要用于“物”的建設;對“人”的建設,對人的精神的“建設”是被疏忽的。什么時候“人”真正被重視了,心理學等有關“人”的知識,才會值錢起來。
好文推薦: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diào)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