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每天休息太少養成休閑病
心理專家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陷入“休閑困局”,白領中有六成因透支健康和壓力巨大而患有“休閑病”。專家指出,“休閑病”歸根到底是壓力所致,休閑過度和生活無規律最傷人,不妨學會在假期關掉手機,適當運動,合理娛樂,放松身心,千萬不要把工作內容和習慣帶入休閑時間。
每天6點就起床趕車上班,晚上8點后才能到家,周末還加班……這成了許多上班族的常態。近日,央視發布了《CCTV2011-2012經濟生活大調查》調查結果,數據顯示,有超過70%的受訪者,休閑時間不超過3小時。其中8%的人群認為自己忙碌不堪,沒有休閑時間;十分休閑的受訪者,也就是5小時以上的占比不到7%。
那在短暫的休閑時間人們都做些什么呢?從數據結果看,不管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的人,即使幸福感受不同,中國老百姓最愛的都是上網和看電視。
“休閑病”偷襲中國人,“中間人”喜歡宅
在閑暇經濟學研究里,上網和看電視這兩項都是相對被動型的休閑活動。研究人士發現,當一個社會休閑活動單一,而從事這種被動型活動,不利于提高從事者的效率,不利于激發創新思維時,通常認為,大家患上了“休閑病”。
重慶一家健康咨詢公司調查稱,由于工作忙碌、休閑時間少,在3000個被調查者中,有六成白領一到假期反而出現惡心、頭痛等各種不適。重醫附一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生蒙華慶解釋,在醫學領域,荷蘭心理學家溫格霍茨把這種現象命名為“休閑病”。“休閑病”最常見的癥狀包括頭痛、疲憊、肌肉疼、惡心以及感冒或流感,“入職新人和中堅力量都是前來咨詢的?,這類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
此外,今年在老百姓典型生活狀態調查中,“宅”成為了一道獨特風景。央視將其定位為“中間人”。調查發現,這部分人群高達42.85%,他們對生活感受選用了一個詞“一般”。此外,在各項細分數據模擬出的經濟行為趨向當中,高比例的“中間人”都處于“中間狀態”。
什么是“中間人”?央視給出的解釋是,幸福與不幸都與他們無關。“中間人”一般是家庭年收入在2~5萬的已婚人士,每天有1~3小時的休息時間,偏愛電視和網絡,不喜歡閱讀。購物健身社交也不是他們的興趣。用時髦的話說,他們喜歡“宅”!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