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可以消除自己的懶惰心理
在生活中,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懶惰心理:當說了要做某件事情之后,過了很久這件事情還是沒有做,并不是忘了,而是一再地推遲,這就是一種懶惰心理在作怪。
心理學操作性反應的原則為基礎,對于人類的行為方式進行觀察后,心理學家提出這樣一種改進方式,以糾正惰性生活方式,并由這種惰性生活方式的結束而帶來整個人生的良性改變。
這類情況反應在生活中,就是生活好象總是被一種惰性纏繞,知道那不好,但又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來改變。
你如果有興趣堅持嘗試一周以下方式,你會發現你整個人會很不同了,如果能繼續堅持,那惰性生活方式就會永遠不敢再接近你,而你將在人生獲得你愿意的成就
先可以用一天到兩天時間給自己作一個行為記錄,把你通常每天要作的事情記下來,這包括記錄你所有的生活活動。這樣你即使粗粗的記,大約也會有幾十件。
然后把其中一些如果吃飯等必須完成的事情剔除。
在此之后,你把剩余下來的幾十件事情按照你的興趣排列,把你最不喜歡作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歡作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最后,你就可以在以后一周內進行行動了,每天一早起來,從你最不喜歡的事情開始作起,并且堅持作完第一件事情,再作第二件事情……這么一直作到最后一件你喜歡的事情。
在整個過程中,你開始會稍覺得困難,但你只要花很少的力氣稍稍堅持,你就能順利進行下去。千萬在中途不要跳躍那個先作不喜歡的再作喜歡的計劃。
這種方式是一種強化作用的方式,先一件困難的事情完成后,再作稍困難的事情,那是一種對于前面行動的強化,然后繼續,強化的效果會越來越大,一直大到你覺得你有力量來完成任何事情。
對于改變惰性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效果。而對于經常抑郁心情的人,這種生活方式將直接改變表現為抑郁的行為,而很容易的使抑郁的情緒結束,而只要堅持,抑郁的生活方式就會永遠結束。
通過結束惰性或抑郁的行為,而結束惰性或抑郁的心理。
如果你試試,你將發現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好文推薦: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