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容易出現哪些精神癥狀
糖尿病患者近年來人數越來越多,他們的的焦慮也很突出,患者焦慮不安、緊張、苦悶、恐懼、易激惹、情緒不穩,有的伴有心悸、多汗等癥狀,患者的焦慮情緒會影響血糖的恢復。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上患病率較高,死亡率也較高的一種疾病,其實它的死亡率并不是因為糖尿病本身,而是因為糖尿病的并發癥,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自覺有精神方面的改變,那么,得了糖尿病精神癥狀會發生變化嗎?下面,我們就得了糖尿病精神癥狀會發生改變嗎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糖尿病精神癥狀會發生改變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神經衰弱綜合征:多在疾病早期出現,表現倦怠、乏力、煩悶、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但自主神經癥狀不明顯。
②抑郁狀態:興趣減少、情緒低沉、悲觀、消極、自責、自罪、悲觀厭世、性欲低下等。抑郁同時常伴有明顯焦慮,這可能是本組病人自殺傾向較強的一個原因。
③焦慮狀態:糖尿病患者的焦慮也很突出,患者焦慮不安、緊張、苦悶、恐懼、易激惹、情緒不穩,伴有心悸、多汗、脈速、坐立不安、多處就醫等,患者的焦慮情緒會影響血糖的恢復,但與血糖的高低并不成正比。焦慮和抑郁兩種狀態往往相互混雜、交織出現。
④幻覺狀態:偶有一過性閃光、閃電或各種彩色物體的幻視。
⑤意識障礙:早期表現可為嗜睡,多發生在軀體癥狀加重和血糖升高或接近昏迷前。隨著血糖水平變化,嗜睡可呈波動性。血糖升高時,病人嗜睡;病情惡化,意識障礙加深。昏迷狀態多在糖尿病惡化時發生。先有口渴、嘔吐和脫水等表現,進而出現呼吸性酸中毒,最后陷入昏迷。期間可有錯亂狀態。值得提出的是精神癥狀的出現、類型與病程長短和血糖的高低并不總成平行關系,個體差異頗大。
所以家里有糖尿病人,一定要多一些關心,少一些爭吵,給他們一個舒心的家庭調養環境最好。
相關文章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