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憤怒時讓自己平息的小技巧!
我們個人都有憤怒的時候,特別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難免有沖突。在一些時候,我們明顯的發現,不自控,沖動的人往往會把小事鬧大,而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則能大事化小,這就是因為每個人控制憤怒的能力不同而造成的。
1、平心靜氣
美國經營心理學家歐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靜氣的三法則:“首先降低聲音;繼而放慢語速;最后胸部向前挺直。”降低聲音,因為聲音對自身的感情將產生催化作用,從而使已經沖動起來的表現更為強烈,造成不應有的后果;放慢語速,因為個人感情一旦摻入,語速就會隨之變快,帶來與說話聲音高,容易引起沖動;胸部向挺直,因為情緒激動、語調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傾,一旦胸部挺直,就會淡化沖動緊張的氣氛,而當身體前傾時,就會使自己的臉接近對方,這種講話姿態將人為地造成緊張局面,這樣會更增加怒氣。這三點是頗有見地的經驗之談。
2、閉口傾聽
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帕金森和英國知名的管理學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書中談到:“如果發生了爭吵,切記、免開尊口。先聽聽別人的,讓別人把話說完。要盡量做到虛心誠懇,通情達理。靠爭吵絕對難以贏得人心,立竿見影的辦法是彼此交心,這在吵架中絕對得不到。”憤怒情緒發生的特點在于短暫,“氣頭”過后,矛盾就較為容易解決。當別人的想法你不能茍同,而一時又覺得自己很難說服對方時,閉口傾聽,會使對方意識到,聽話的人對他的觀點感興趣,這樣不僅壓住了自己“氣頭”,同時有利于削弱和避開對方的“氣頭”。“風平而后浪靜,浪靜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魚可數”,待“風平浪靜”后,再來論理,可以避免雙方大傷感情,往往能收到理想的結果。
3、轉移注意
傳說春秋時期有個藍田侯叫王述,性格本來十分暴烈。針對這個弱點,他在與人相處時就很注意自控,輕易不為旁人所激怒。有一次,謝無奕氣勢洶洶地罵上門來,大吵大鬧,當著王述的部下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王述始終強壓性子,默默面壁而立,一聲不吭,直到謝無奕離去很久,他才回頭問部下“他走了嗎?”部下回答:“走了好一大會兒。”他長吁一口氣,轉過身來,繼續辦自己的事情。王述這種方法是強迫自己在不離開現場的情況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聽對方激烈言辭,防止自己被進一步“激化”。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在憤怒時,往往在大腦皮層中出現強烈的興奮點,以致造成一時間的“意識狹窄”現象,而且這種有害的興奮會進一步擴散升級,甚至造成激烈沖突的不堪設想的后果。轉移注意的作用是理智地轉移興奮點,主動降溫,防止沖突的惡化。
4、交換角色
卡內基·梅倫大學的商學教授羅伯特·凱利,在加利福尼亞州某電腦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設計員和他上司就某一個軟件的價值問題發生爭執時,建設他們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爭辯,結果五分鐘后,雙方便認清了彼此的表現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來,很快找出了解決辦法。在人與人之間的意見溝通過程中,心理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都希望只有自己是對的,對方必須接受自己的意見才行。然而,由于人們在組織內和生活中所處的角色不同,在處理問題時,往往由于考慮的角度和立場不同而意見各一。如果雙方都堅持已見而不能理智地考慮對方意見時,很容易引起沖突。如果雙方在意見交流時,能夠交換角色而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會在比較中了解彼此的動機和目的,就會意識到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是否應該被對方接受,就能避免雙方大動肝火。
5、理性升化
電視劇《繼母》中,當年輕的繼母看到孩子有意與她為難而惡作劇時,一時氣憤難忍,摔碎了玻璃杯。但她馬上意識到了進一步沖突的惡果,想到了當媽媽的責任和應有的理智,便頓然消除了怒氣,掃掉玻璃渣片并主動向孩子道歉,和解了關系。當沖突發生時,在內心估計一個后果,想一下自己的責任,將自己升華到是一個有理智、有豁達氣度的人,就一定能控制住自己的心境,緩解緊張的氣氛。“忍得一時氣,免得百日憂”,合理的讓步不僅對事情有大有益處,也會贏得別人的愛戴,退后一步,天地自寬。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