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冷門的少年帶你走進心理學系列
當人們感到社交疏離的時候,更容易將某件東西(比如玩具娃娃)當成是有生命的。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心理科學》期刊上。
“換句話說,在偵測‘某件東西是否有生命’時,人們變得更加敏感,這反映出他們不愿意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社交機會,希望能夠擴大自己的社交網絡。”主要研究者、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學家Katherine Powers解釋道。
Power表示,這項研究不僅增進了我們對于面孔識別、想法識別、社會交流機制和原理的了解,而且還對研究新時代下的“新關系”,諸如人類與寵物的關系,人類與虛擬世界人物的關系(譯者注:例如動漫、電腦游戲中的人物),人類與科技產品的關系(譯者注:例如手機、電腦、機器人之類),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會聯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覺到處于與他人的社會聯系之中,對個體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當人們感到與他人的社會聯系變少了的時候(即“社交疏離”),會迫切地嘗試重建社會聯系。
“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有著與生俱來的、關注他人和被他人關注的本能,”Powers說,“我們想要知道,這種本能如何影響最基礎層面的社會性知覺(social perception),即判斷一張人臉是否是真人的臉(譯者注:如果判斷為真人的話,就意味著對方是潛在的、可以建立社會聯系的對象)。”
研究人員運用電腦技術人工合成了一系列“臉”,事實上,這些“臉”是從假人的臉(塑料娃娃)到真人的臉的連續遞進,換句話說,“臉”的真實程度從0%到100%不等。研究人員同時制作了男人的“臉”和女人的“臉”用于測試。
30名大學生參加了實驗,實驗中,他們被隨機展示不同真實程度的“臉”,然后被要求判斷這些“臉”是真人的臉還是假人的臉。之后,他們還填寫了一份問卷,問卷中含有諸如“我希望別人接受我”之類的題目,用于測量被試對建立社會聯系的渴望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越渴望建立社會聯系的人,在判斷“臉”是否是真人的臉時的閾值越低,換句話說,他們越容易將“臉”判斷為真人的臉。
為了檢驗兩者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研究人員進而開展了第二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操縱了被試對社會聯系的感覺。
第二個實驗中,另一群大學生被試首先被要求填寫一份“人格測量問卷”,接著,被試得到了研究人員提供的、所謂的“測量反饋結果”(實際上這些“反饋”都是事先編好的,并且隨機分配給被試)。一部分被試被告知,根據“結果”,他們在未來會煢煢孑立,注定孤獨一生,另一部分被試被告知,根據“結果”,他們在未來會朋友遍天下,四海之內皆兄弟。最后,這些被試參與了判斷“臉”實驗。
與實驗預期一致,相比被告知“會有許多朋友”的被試而言,那些被告知“注定沒朋友”的被試,在判斷“臉”時,更容易將之判斷為真人的臉。
過去的研究顯示,人類在判斷“臉”的真實性的時候,通常會格外謹慎。但是,這項研究發現,人類判斷“臉”的謹慎程度會受到建立社交聯系渴望的影響。
“本研究揭示,人類對于人臉的感知能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Powers說,“哪怕兩個人看到的是同一張臉,他們對于這張臉是否是屬于真人的臉、以及與擁有這張臉的對象建立起社會聯系是否值得的判斷也是不同的——人們的判斷力會受到其當下的社會聯系程度和未來社交動機的影響。”
“我覺得,人類在諸如‘臉孔識別’之類的基礎社會感知能力上,都會受到社會聯系的影響,說明了社會聯系是人類的最本質屬性之一。”Powers補充道。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