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得也有失 得和失的關聯
在生活中,得和失我們每天都要發生,有得有失,才是生活,不過在生活中,有不少的朋友存在只想得不想失的問題,所以,我們想讓大家從得與失的關系開始正確的認識生活中的得和失。
認知心理學中有一種觀點,關于事物是什么的陳述性知識與信念是以命題的形式存在頭腦中,這些陳述性知識又是人們怎么做事的程序性知識的起點。所以,人有什么樣的陳述性知識,就會影響人做事的程序性知識,影響人的信仰、價值觀、主觀幸福感,等等。比如說,人持有一種什么樣的健康觀念,會直接影響他保持健康的方式,最終影響他是否健康。有人認為健康就是身體好,就天天跑步,鍛煉軀體;有人認為健康是身心健康,那除了跑步外,讀本心靈雞湯、坐下來靜思冥想,也是保持健康的方式;有人認為健康包括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那與朋友打個電話,與領導吃個飯,帶家人出去旅游,都是在“鍛煉身體”。簡單地說,人持什么觀念,最終必定落實到他的行動。這也是理論家、哲學家之所以說“理論本身就是行動”的原由之一。
而在我,今天,不得不反思一下“得”與“失”的關系。因為我所持的得失觀念,已經影響到我的行為,影響我的生活質量。
先簡單說說幾種可能病態的得失觀吧,把它們從思維深處勾出來,擺在臺面上,放在陽光下,讓它“見光死”。
第一種:得到的都是應該得到的
這種人將得到的東西歸結為自己的努力,因此凡有得到,均不太高興,即便高興,也一時了了。他們把得到的當作是他努力水到渠成的結果。他們似乎忽略了,別人同樣努力、同樣聰明,但他們沒得到。這種觀念,是人順風順水的時候經常持有的。這種觀念的危害是不懂感恩、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
第二種:失去的本來可以不失去
這種人在失去的時候后悔、痛苦,覺得本來可以不失去,但已經不再擁有了。其中有些人甚至當起憤青,一生都郁郁寡歡。他們似乎忘記了,有些失去的,是因為選擇的結果。他們選擇了得到另一種東西,就不得不失去他們“本來可以不失去”的東西。的確,如果他們當初選擇它,也就不會失去。但問題是,如果再來一次,他們還會那么選擇。因為理論上說,人在某一時刻做的事情,總是他當時認為最應該做的。這種觀念的危害是情緒消極,終身生活在悔恨中。
第三種,:失去的都是重要的,得到的都是不重要的
也許是人的本能吧,得到后就認為其不重要,失去時重要性驟然提升。撿100元的高興程度遠不及丟100元的痛苦程度。冬天里一個人把插在袋子里的熱手與放在外面的冷手互握,冷手熱的舒服程度要低于熱手冷的痛苦程度。有人湊過來談戀愛,天天暗戀他,覺得此人不值錢;自己拼命追,追不到,才是值錢的。青少年早戀,父母、老師不同意,更易激發他們的戀愛熱情。為什么?人的劣根性而已,但聰明人、文明人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們了解了這個劣根性,然后自然就沒有了這個劣根性。持這種觀念的人,天天選擇性負性關注,活得不比第二種人好。
第四種:天生擁有的就不算得到
每個人都有些天賦的東西,有些人遺傳了父母高智商的基因,有些人天生有健碩的軀體,有些人生來富有,有些人生來貴氣,他們沒有通過努力,就覺得這些不屬于“得”的范疇。有人肆意揮霍,如把年輕的健康不當資本,任意踐踏,最終失去時才知道這原本是得到的。得與失本是一個概念關系,不能失的就不是得,能失去的,肯定是得。健康、財富、名望、權勢,都是可失去的,因此擁有的時候,就屬于“得”,不管它是否需要努力去獲得。持這種觀念的人,是第一種人的特例,危害自是一致。
第五種:無論想不想得到,獲得的東西都是得到
這種觀念害人不淺。這種人將“得”定義為獲得。有人天天在做自己不想做的東西,也獲得了一些東西,但其實他并不想要。比如,有些人不想要錢,他們天天努力,卻只獲得了錢。有些人不想要當官,也不適合當官,他們天天努力,最終糊里糊涂地當上了官。有些人不想出名,由于他們的努力,不由自主地出了名。這些人的錢、權、名,都不屬于“得”。“得”是一種主觀需求的滿足,既不在乎,何來“得”?
當然,這些觀念還有著各種變式,對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傷害。我不想多講述,寫這篇博客的觀念也僅在于澄清自己的思想。
綜上所述,我通過知道什么“不是”而初步定義了什么“是”。得就是擁有想要的;失就是失去了想要的。
得失定義原來如此簡單。但細一想,也不簡單。關鍵是人們要知道什么東西想要,什么東西不想要。這就只有拷問自己的內心、生活目的明確、善于反省的人才能做到。得失就是內心,就是人生。
我真的不想再為得到不想要的東西而拼命,但前提是我要真的確認,失去時我真的不會感到痛苦。如此,我也便輕松了
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得和失,可以讓我們更輕松的生活和工作。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