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影視有傳染性 警惕心理暴力癥
網絡是個相對比較自由的空間,許多年輕人都喜歡上網絡上肆意宣泄,有的時候這些宣泄會讓觀看的人的情緒受到牽動,會影響到觀看者的情緒。
媒介暴力對犯罪者,特別是青少年的影響,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
專家認為,各種心理暴力中,如網絡暴力、言語侵犯、職場冷暴力、家暴等,都足以讓受害者心理承受永難磨滅的烙印。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伯科威茨(Leonard Berkowitz)提出的暗示理論指出,當人們在憤怒情緒下觀看電視/網絡視頻暴力時,節目角色暴力手段及其暴力行為,會對受眾有心理暴力的暗示作用;當類似情景出現在以后的現實生活中,受眾會回憶起這些暴力情景,這種回憶有可能導致其日后的攻擊性行為。
記者訪問心理專科醫生和資深輔導員,分析個人發泄情緒而導致的心理暴力,對人們產生的深遠影響。
社交平臺潛在心理暴力
心理教授說,現代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YouTube等平臺上載自身攝制的視頻,引起網民注目的例子越來越普遍。這是個自由的平臺,年輕人任意宣泄情緒,也滲透著潛在而殺傷力極強的心理暴力,讓觀看者情緒受到牽動而起伏,甚至延燒這種負面情緒。
父母和孩子無法控制與管理情緒,是現代心理暴力的溫床。如果父母只看重孩子的學業,在行為道德和責任上,因為懼怕兒女,不敢拿起管教的權柄,就得在將來讓孩子面對法律的制裁。
心理病態類型
現代心理暴力的傷害是個連續的過程,可以被層層深化、放大,最終被一個扳機催動,一發不可收拾。心理暴力指的是,不斷重復地采用語言或其他詭計,致使對方生活品質降低,造成對方精神或心理狀況發生不良改變,包括不斷重復的侮辱性手機短信。
在人際、校園、職場、同事、親子、夫妻等關系中,有人持續不斷地對個人進行人格侮辱,長年累月下來的負面情緒,終有爆發的一天,并對其使用暴力,造成對方生理上的傷害。
心理醫生說,一些年輕人喜歡成為眾目焦點,有些在社交媒體平臺付諸言語泄憤,這可說是一種心理病態。另一種心理病態是“陣發性暴怒障礙”(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屬突發性的情緒失控,不過為數不多。其他病態類型包括: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和躁郁癥(Bipolar Disorder)等。
陣發性暴怒障礙患者會覺得“被激怒、看扁,被踩到腦中所設定的禁忌紅線”,突然暴跳如雷,不只會有言語暴力攻擊,甚至會有行為上的攻擊舉動。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