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開心 先拋棄5種消極想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變得開心起來,但是想要自己變得開心其實并沒有那么的容易。要讓自己變得開心,就先要拋開這些復雜的想法,從而來讓我們自己變得快樂。
消極假設
消極思維通常是當你觀察一種形勢或一種互動時,常常做出消極的假設。對許多人而言,這種“盯著一杯半空的水”的態度通常是一種不自覺的習慣。人們通常將交通擁堵、下雨天或買單看作自動歸為消極的經歷。
當然,交通、天氣或付賬本身既無消極也無積極可言。正如這句話,“你希望它是什么樣它就是什么樣”。是你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性地賦予了它們消極或積極的意義。這種選擇既可以使你更堅強,也可以使你更無力;既可以使你更開心,也可以使你更沮喪;既可以賦予你某種權利,也可以讓你受到迫害。假如在同樣的情況下,你可以這樣想,交通擁堵正好給了你聽輕音樂或專注于呼吸的機會;下雨天恰好可以窩在家里喝杯熱咖啡,讀讀書;買單恰好讓你有機會實踐“先為自己投資”的財富積累策略。這完全取決于你考慮問題的方式。
與他人進行消極比較
自我感覺糟糕的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同他人進行不恰當的比較。我們常常會同那些更有作為、更有魅力、更能掙錢或者臉書粉絲更多的人進行比較。
如果你發現自己特別希望擁有別人擁有的東西,感到嫉妒,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那么這就是消極的社會比較。
研究發現習慣性進行消極的社會比較會給人們帶來更大的壓力、焦慮和沮喪,并且做出自暴自棄的選擇。
消極地沉湎于過去
我們應當從過去吸取經驗教訓,而不是沉溺于過去無法自拔。有時候生活環境和個人經歷的挫折會讓我們看不到自己真正的潛能,無法識別新的機遇。我們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但我們可以改變和影響將要發生的事。有時你邁出了第一步就會明白你的過去已經成為歷史,現在掌握主動權的是你自己。歌德曾經說過:“沒有什么比今天更有價值。”不要徘徊于過去,把握好今天,繼續前行。
“亞伯拉罕·林肯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經歷過八次落選、兩次經商失敗、一次精神崩潰。”——《華爾街日報》
對于難纏之人的令人喪氣的信念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一些難纏的人。面對這些人時,我們往往會將他們視為作惡者,自己卻是受害者,或者他們因其不恰當的行為而擁有某種權力。這樣的態度即使合乎情理,也是一種被動的反應,這是在自我弱化。
改變你對難纏之人令人喪氣的想法的關鍵是從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無論對方是自戀狂、消極攻擊者、操作者還是恐嚇和控制壓迫者,你都可以運用多種技巧和策略來占領形勢制高點。更多詳情請參見我的書:《如何同難纏之人進行有效溝通以及如何應付他們》和《如何成功操縱消極攻擊者》。
指責別人
指責即讓別人為自己的不幸買單。一些人認為自己不快樂或者不成功是因為父母能力不足、人際關系消極、社會經濟方面缺乏優勢、身體狀況欠佳或其它方面的不順。
的的確確,生活總會有諸多不如意,也不可否認地會帶來一些痛苦和磨難,然而自己不快樂卻去責怪他人,這無疑是將自己看成了受害者。
受害人有一些虛幻的優勢,因為相互指責可以為生活中的不滿提供恰當的理由,使其擺脫會掌控個人生活和幸福的必要的工作。
然而,長期習慣性的指責會帶來永久的痛苦、悔恨和無力感,正如H.D.梭羅所說的“安靜的絕望”受害者承受的那種感覺。
通常,你指責的對象并不知道(或毫不在乎)你的真實感受,所以你傷害的就是你自己,讓自己陷入無邊的痛苦和悔恨之中。你的感受也許合情合理,但并不會讓你變得開心、健康和成功。這樣的結果難道是你真正想要的嗎?
“當我們指責他人時,我們就放棄了自己的力量。”——格雷格·安德森
這些就是我們讓自己快樂首先要做到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讓我們可以遠離煩惱,就趕緊拋開這些的煩惱,拋開這些復雜的想法,無憂無慮的做一個快樂的人。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