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消極情緒 告訴自己其實沒那么糟
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在生活中是很正常的兩種情緒變化,積極的情緒能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動力,消極的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行為以及目標感,那么,面對消極情緒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來調(diào)節(jié)呢?
就我而言,我所理解的人生四大首要目標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它們分別是:獲得幸福和積極情緒;竭盡全力的成功;生活的意義或者目標;完整的人際關(guān)系。
盡管這些目標有可能達到平衡,并且它們沒必要和其他三個爭的頭破血流,但很多時候達成一個目標還是需要另一個或其他幾個做出必要的犧牲。
如此來看,對每個人來說,幸福和好情緒總體上是并不是生命的全部精華,還有其他的目標值得我們追求,我們要獲得平衡和諧的生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我第一遍閱讀托德的博文,里面說幸福和積極情緒并不是唯一行事的準則,我不由點頭稱是。他討論了對日常(消極)情緒的需求,并說了為什么那些高期待的人說著并不焦慮,最終卻變得更加焦慮。全是金玉良言。
更深入來看,他引用了一個研究說明了大量的時間中人們會有意地給積極情緒潑冷水,或者會增強、維持消極的情緒。
但是,從他的觀點延伸來看,實際上有時你達成目標的需要或做什么有意義的事,通過這種方式能帶來短暫的快樂。假定我們實際上需要去達成這個目的,那么我們就必須有意無意的給消極情緒添一把火。
從一開始,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就不是一條線的兩端,互為對立面,亦不是分開之后能單獨解釋的。因此,及時從歡樂的活動中分離出來便是必要的,因為這樣才有機會避免突如其來的不幸事件或者一個消極結(jié)果。
相似的,人們會傾向于增強或維持消極情緒,可能是因為由此能避免適應某種模式的情感模式,使其維持在健康的水平上。或者說,如果維持在太高的情緒上,人可能會無法適應。盡管感覺到悲傷失落,但這其實很自然,但如果想要通過陷入其中而促使自己的觀念變得更加現(xiàn)實、客觀,這似乎就不太正常了。至少我不知道是否有相關(guān)研究聲稱人們會主動有意識地想要停留在消極的狀態(tài)去增強行動力。盡管做情感控制的研究可能是一個好主意,但它還是必須在多年積累下的大量文獻中總結(jié)出負面的情緒能幫助我們?nèi)〉闷胶狻?/p>
就像例子中,托德會相信在與陌生人對峙或談判時有意的生氣也許會更好(并且可能在一段時間內(nèi)都有不錯的效果)。健康和這樣做其他消極的結(jié)果被留在腦海里。
盡管我完全同意一個人需要去成為一個完全的存在,并有成為人的證明——有追求舒適和安逸的情緒訴求和興趣點。因此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并不存在那么深的矛盾:積極情緒促使自身向著更好去改變,它會讓人有創(chuàng)造性,有效率,更有心理資源,彈性,健康長壽;另一方面,消極情緒則經(jīng)常被不必要的壓力或過分注意的事所引發(fā),以防止產(chǎn)生過多不良結(jié)果。并且這里還有一個東西方傳統(tǒng)文化導致的差異(比如在憤怒管理方面)。
對我來說,通過主動增加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的交互作用,至少7次積極和1次消極的情緒交互作用時會有效果。我知道這個比率可能已經(jīng)受到挑戰(zh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團隊中有太多的多余交互以及那些效果不夠或者更嚴重的交互作用也會導致較低的效率,但是如果一個人犧牲一點效率,而去做更好的互動形成積極情緒氛圍,那我肯定會去這樣做。
有時,生活中人們還會產(chǎn)生一個阻礙積極性的后坐力,好像太強的積極性是一件壞事。我們需要看到證據(jù),以證明過于幸福會不會殺人,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太多的悲傷和憤怒確實會!
告訴自己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其實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diào)節(jié)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xiàn)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guān)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xiàn)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jié)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tài)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tài),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