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其實也是一種心理能力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有這樣的感覺,看到一個人以后覺得這個人似曾相識呢,根據研究發現,大家的這種探索未來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心理能力,在很多時候會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下面就來具體看看這樣似曾相識的能力吧!
我們有時會為這些問題感到困惑:“我以前讀過這本書嗎?”“這集電視劇我是不是已經看過了?”“這個地方很眼熟,是不是以前來過?”這便是似曾相識感,又稱“既視感”,指明明是第一次經歷的事情,卻感覺在某時某地曾經見過或者經歷過。這種現象可以用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進行科學的解釋,但仍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可以預知未來、想起前世的“心靈能力”。
實際上,似曾相識的體驗可能是人們想起了過去發生的事情,有時可以是幾秒鐘、幾分鐘之前的事,有時則是很多年前、小時候的事,當時沒有太注意,缺乏精細的記憶編碼,對聽別人講的故事、自己看到的圖畫等形成了碎片化的記憶,現在人們被某些情景勾起來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副教授安妮·克黎利博士稱,上述理論已得到研究的支持。
在神經科學上,似曾相識感有不同的解釋,認為可能是大腦神經化學活動的結果,與過去的記憶無關,只不過是人們把新的經歷與過去某個記憶聯系起來罷了。研究發現,似曾相識感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很常見,常常在顳葉癲癇發作之前發生。1955年,加拿大神經生物學家懷爾德·潘菲爾德用電刺激一些實驗者的大腦顳葉,發現約有8%的人出現了“記憶”,可能是人類第一次人為誘導出似曾相識感。
似曾相識感并不奇怪,例如一個讀了上千本書的人,看到一本新書就可能有某種熟悉感。但是,也有人對此感到奇怪,甚至堅信這是一種預知未來的能力:“當我感到似曾相識的時候,我還能準確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克黎利引述《新科學家》雜志的文章稱,記憶的作用不一定是為了記住過去,而是幫助我們走向未來,有時會運用想象和創造的方式,讓我們知道接下來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做出什么反應。人們以為自己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其實也許是過去的碎片化記憶而已。如果似曾相識的感覺是來自一段想不起來的記憶,那么人們就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是來自于這段記憶,自己具備了“心靈能力”。
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體會這種似曾相識的能力呢,當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是總覺得那個人似曾相識呢,那么這就是似曾相識的能力啦!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