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就醫應選擇最佳時機
近年,心理學逐漸成為人們較為關注的問題。同樣,人們也在慢慢了解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但是,在面對心理問題時,部分人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甚至,在發現自己有心理困擾時,卻不知道是否應該就診。
的確,該如何識別心理問題和判斷是否需要就診呢?一般著重考慮三個方面:問題的性質、持續的時間以及影響的程度。
問題性質的特殊性以及出現的頻率。從癥狀表現的角度來講,如憑空聽到有人議論自己、說自己壞話、指揮自己做事等聲音,或毫無根據地堅信自己被人陷害、處于危險之中等。前者屬于聽幻覺,后者屬于被害妄想,二者均是重性精神疾病的標志。而有些癥狀則在健康和疾病狀態下均可能存在,如焦慮、抑郁情緒,或自動重復出現一些思維內容(如腦海中反復不自覺出現的一句歌詞、一句話、一個想法或一種做某種事情的沖動等),則要注意出現的頻率,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一閃而過,并不需要治療,但若經常出現,每次出現的時間比較長,干擾了生活、學習、工作的正常進行,而需要引起重視。
另外,有些癥狀是“合理”的,如學生重要考試前常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擔憂、失眠,甚至恐懼,或者面對較大挫折時不少人可能出現的心情低落、自信心下降、話少、興趣索然,甚至可能有短暫的消極悲觀的想法,這兩種情況由于出現前有明顯的原因,若其程度和事件影響力相稱,事件消除或適應后癥狀緩解,則并不一定需要就診,但若癥狀程度和事件不相稱(如因為不小心打碎餐具就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甚至人生都失去了意義等)或沒有明顯誘因的情緒異常(如沒有固定內容和明確指向的憂慮與恐懼等),則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表現而需要及時就診。
持續時間及可調控的程度。如前所述,很多心理疾病的表現,完全可能出現在一般人群或健康狀態下,假如持續時間短暫、影響也比較小,一般不會認為是疾病表現,不需就診。假如因各種原因出現短時間的情緒低落,除非伴有明顯的自殺傾向,持續時間超過兩周的話,一般會診斷為抑郁癥。就是說,持續存在表明癥狀的穩定和難以自我調控,更說明癥狀的病理性本質。
導致心理痛苦的程度。每個人都是集多種角色于一身的,如在單位是領導或職工,在家是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兒子或女兒,等等。若因某些心理狀況的存在,而導致無法勝任工作、學生無法上學、不能承擔家庭內職能、不能進行有效的社交等,則需要及時向醫生咨詢。一般來說,多數癥狀均伴隨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其痛苦的程度一般可反映癥狀嚴重程度。雖然家人或朋友均已感到他存在明顯的心理異常,但病人卻不這樣認為,如以持續性情緒顯著高漲為主要表現的躁狂發作病人,其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完全不接受別人的勸阻,此時顯然需要家人朋友督促甚至強制其就醫。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沒有必要去過于在意就診時間,當我們發現問題時,及時去醫院進行詢問就好。但如果是發現身邊人有心理問題,就一定要及時告知,讓其盡早接受治療。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