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情緒牽著你的胃口走
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有一個良好的情緒,那么吃東西的時候,也會讓我們的身體變的越來越好,但是情緒非常不好的情況下,也會導致我們的胃口再,慢慢的下降,而且嚴重的也會導致,出現一些胃炎的癥狀發生的,那么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可以讓自己的胃更加健康的呢?
情緒如何牽動胃口?
無論是突然竄出來的野貓、發脾氣的老板,還是這個月大漲的信用卡賬單,都可能被我們的大腦視作威脅,然后大腦會因此釋放一系列的化學物質,包括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這些化學物質會讓你感到警惕,幫你做好應對威脅和創傷的準備。在短期內,腎上腺素會讓你感受不到饑餓,因為血液都從你的內臟流到了你的肌肉中,讓你做好“戰斗或者逃跑”的準備。可一旦腎上腺素的效果消失了,被稱作壓力激素的皮質醇就開始發揮作用,讓你想要把自己的胃用食物填滿,好補充你剛才應對威脅時所消耗的能量。不過可惜的是,現代社會應對威脅時并不需要消耗太多體力,所以長期生活在壓力下會讓人攝取超過實際所需的能量。美國心理協會曾經的調查顯示,有40%的人會選擇通過吃東西來緩解壓力,還有42%的人會選擇看2小時以上的電視來緩解壓力,而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也通常會吃零食。這種為了緩解壓力而吃東西的行為被稱作“情緒性進食”。
情緒性進食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是安撫自己焦慮的情緒,所以很多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可能根本就沒有認真體會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只是下意識地咀嚼和吞咽。這種進食方法會讓我們在無意之間就吃下很多東西。薯片、薯條、冰淇淋這類食品最適合情緒性進食,因為吃起來簡單方便,口味很重,就算不認真體會也能夠嘗到它們濃重的鹽味、糖味和油味。不健康的高熱量食物能夠最快地緩解我們的緊張情緒,因為我們的身體誤以為我們需要很多的能量來應對潛在的威脅。另外,長期處于壓力中的人恐怕也沒什么心思做飯,方便但高油高鹽高糖的快餐或者便捷食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更糟糕的是,壓力會導致失眠,而夜晚是我們食欲最好的時候。缺乏睡眠會導致瘦素(leptin)和生長素(ghrelin)失衡,這兩種激素控制著我們的食欲和胃口。因此,熬夜的時候,我們總是更容易感到饑餓。再者,因為沒有足夠的睡眠,白天我們也會感到十分疲憊,而這時候意志力會變得薄弱,面對美食抵抗力自然就會下降。
隱藏其中的人格缺陷
除了激素、壓力、熱量等冷冰冰的科學化詞語,情緒化進食也能夠與潛意識中的欲望甚至人格聯系起來。1歲以前,我們沒有任何生存能力,只能依靠母親或者其他照顧者生活,不需要擔負任何責任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那時,我們的四肢還很無力,于是口成為了我們接納和探索這個世界的重要渠道,什么東西都想用嘴感受一下。母親的乳頭、安撫奶嘴或者自己的大拇指,只要能塞入嘴中就能夠輕易安撫我們的情緒。這個時期被稱作口欲期。之后我們會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時期,并開始有自主行為。但有的時候,因為父母的管教,我們會感到壓抑或者想要反抗,于是會退回到“口欲期”,這被稱作“口欲期固結”,成年之后,被稱作有“口欲期人格”。
有“口欲期人格”的人雖然已經有了靈活有力的四肢,但還是會用嘴來安撫自己的情緒,例如吃東西、抽煙等。除了沉迷于關于嘴的不良嗜好以外,他們通常沒有什么自主能力,意志力也薄弱,這讓他們會隨著自己的欲望行事,而且不加抵抗。不論是激素還是人格缺陷在作怪,要注意的是,情緒性進食通常都是無意的,所以如果想要將情緒和進食分開,首先必須要有意識地關注這個問題。
那么通過上面的這些內容的介紹,相信我們大家都了解了吧,所以如果是想讓自己的胃口更加好,其實我們大家一定要糾正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越來越好,如果是心情非常不好的情況下,那么肯定會導致,吃東西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傷害胃口的一些現象發生的呢。
-
有些道理需要隨著時間的改變才會明白!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在當代,心理健康問題令全社會堪憂,所謂一個人的健康,已不僅僅只是指身體方面的健康。體格的健康已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
必備的20種心理調節措施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機體患
-
減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減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現在的人都在減肥,用各種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體有型,平時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們關心的!也
-
工作壓力大怎么辦 減壓的10種食物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導致很多人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于一些男性來說,而且職場中
-
孕期不應有的十種心理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知道懷孕的時候心態也是非常關鍵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