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職場自閉癥”嗎?
職場中有這樣一類人:平時行動獨來獨往,在工作場合總是很悶,不愿意和任何人多說話,這是“職場自閉癥”的表現。有調查顯示,職場中有將近60%以上的人,因環境、壓力等原因,而產生“職場自閉癥”。同事之間無話可說,跟客戶打交道也盡量選擇郵件、聊天軟件等虛擬途徑,打電話時很糾結;與領導的交流就更少了,總希望能把談話時間縮至最短,并盡快結束。
感覺跟他們不是“一撥的”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合群’了。”小林在廣告公司做策劃,性格比較內向,總是不太習慣與別人打交道。小林覺得,自己已經成了辦公室里的“透明人”了。
上星期,部門經理過生日,于是便招呼大家下班后一起吃個飯。午飯后,同事們都湊在一起,討論送什么禮物比較好。看著同事們聊得熱火朝天,小林卻被晾在了一邊。“我也想跟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可就是張不開嘴。”無奈之下,小林只好可憐巴巴地坐在邊上看著。下班后,同事們有說有笑地準備一起去飯店,順便買禮物,卻始終沒有人來招呼小林。糾結了一整天,最后小林還是硬著頭皮追上一位同事,勉強擺出一張笑臉跟大家一起走了。
“其他同事討論的話題,總感覺我參與不進去。想加入他們,又怕聊不到一塊去。”對此,小林很苦惱,“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愿意跟我說話,我也不好意思張口問他們。”
據小林說,剛到公司時,同事聊天或是聚會之類的,大家還都帶著她,問她去不去,可是因為當時她跟大家還不是很熟,自己放不開,不太好意思參與,所以就找借口推脫。“也許大家以為我不愿參加,后來大家也就很少叫我去了。”漸漸地,小林發現,連開會的時候大家也總是忽略她,很少問她的意見了。以前是不好意思說,不愿意說,可現在想說了,反而連開口的機會都沒了。
“我總是覺得,自己跟他們不是‘一撥’的,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歡我呢?”對此,小林非常困惑。
多說一個字都累得慌
和職場新人小林不同,方青的職場自閉則源于工作壓力。
今年30出頭的方青是某外企的高管,在外人看來,她的工作既高薪又有面子,可多年的工作壓力,使方青有些“外表光鮮,內心憔悴”了。
“唉,我現在多說一句話都覺得累得慌。”方青皺著眉說,“我現在說得最多的就是‘嗯’、‘好’之類的簡單的詞,真害怕自己的語言功能退化了。”
每天對著電腦10個小時以上,經常加班到深夜,只要到了辦公室就像被人按在了電腦前,忙得一天都抬不起頭來,休假簡直成了奢望。由于方青的狀態不佳,最近還跟一個同事發生了小誤會。
前兩天,一個同事跟方青匯報年底工作總結,同事口沫橫飛地說了將近半小時,方青則目光呆滯,毫無反應。同事一遍遍問她,這樣做行不行,方青卻只是“嗯、嗯”,要么就點點頭,給人感覺好像很無奈、很不耐煩似的。為此,同事將總結改了兩遍,并且一次次地跟她匯報。
“剛開始我還覺得奇怪,怎么一份總結要說好幾遍。”方青苦笑了一下,“原來問題在我這里,人家還以為我對他的報告有意見呢。”方青擔心,她的工作狀態,會給工作帶來麻煩。
在職場中,因為環境、壓力等原因產生溝通障礙,甚至出現職場自閉的癥狀,其實并不少見,因此需要及時調整,在健康與事業間找到平衡。
-
職業測試 你適合什么工作啊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些遇到問題的時候都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其實我們大家可以選
-
提升抗壓能力 在職場上面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可以提高自己在職場上面的抗壓力能力,但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職場抗壓能力,讓自己在職場上面找到,下面就來看看。要想
-
測試:你的”職商“欠費了嗎?現如今,我們講智商,講情商,可是你知道嗎,身在職場,還有一種商,那便是“職商”。“職商”包含了一個人的職場判斷能力、精神
-
職場負能量你該如何驅除它身在職場,面對各個部門的領導、同事,每天還得處理不同的繁雜瑣碎的事,難免會產生職場負能量。那么,職場負能量我們該如何驅除
-
職業測試:你是職稱中的潛力股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都希望能夠開辟屬于自己的職場小天地。那么你是職場中的潛力股嗎?你知道你自身的潛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