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過大易誘發猝死
工作多則感到負荷重、壓力大。我們經常有人感嘆“吃飯很累呀”!在飯桌上,要照顧好客人,要活躍氣氛,一坐幾個小時,這絕不是休閑,應酬多也是會增加壓力的。當精神高度緊張,處于高壓之下的心理與身體狀態不佳時,血壓易升高,血管易痙攣,斑塊破裂堵塞血管,出現心肌梗死。
5月22日,鄭州某報一名28歲的男記者(湖北人)在家中猝死,引發網友強烈關注。而近段多發猝死事件出現,人們在惋惜同情的同時,也在反思我們的健康到底怎么了?在這個大家都一路狂奔向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來看待猝死現象,下面是心理專家的說法。
名詞解釋:猝死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癥狀發生后即刻或者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猝死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最多見的是心血管系統的疾病,據資料顯示,大約80%左右的猝死都是跟心臟直接相關的。有些猝死發生前有一些誘發因素,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體力活動增強或輕度外傷等,有的則無明顯誘因,甚至發生于睡眠、休息之時。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猝死出現了年輕化的傾向,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心理專家指出,現在,人們應該從這些年輕的生命的消逝事件中引起警覺,總結和關注他們悲劇背后的現象,以便于防止更多的類似悲劇重演。專家特別提醒年輕人,關注同齡人的悲劇,關注自己的健康,同時為下一代的健康負責,管理好自己,不將帶病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發病年齡不斷前移
專家認為,與我國13億人口總數相對比,20多歲、30歲上下猝死的病患并不多,正是因為少,且其中許多又是公眾人物,像2009年浙江衛視的女主播在上海猝死,今年3月上海25歲女碩士猝死,所以備受關注。
倒回去二十年,如遇50歲患者猝死,人們會十分震驚:“這么年輕怎么就得這病!”而此前德國有人寫了一本書,驚訝于《年輕人為什么心肌梗死》,那是指40歲以上的“年輕人”。可現在,40歲左右猝死的也大有人在,像侯耀文、王均瑤、高秀敏,都是英年早逝。而今天,更加年輕化,發病年齡在很大程度上被前移!
-
職業測試 你適合什么工作啊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些遇到問題的時候都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其實我們大家可以選
-
提升抗壓能力 在職場上面成長每個人都希望可以提高自己在職場上面的抗壓力能力,但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職場抗壓能力,讓自己在職場上面找到,下面就來看看。要想
-
測試:你的”職商“欠費了嗎?現如今,我們講智商,講情商,可是你知道嗎,身在職場,還有一種商,那便是“職商”。“職商”包含了一個人的職場判斷能力、精神
-
職場負能量你該如何驅除它身在職場,面對各個部門的領導、同事,每天還得處理不同的繁雜瑣碎的事,難免會產生職場負能量。那么,職場負能量我們該如何驅除
-
職業測試:你是職稱中的潛力股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都希望能夠開辟屬于自己的職場小天地。那么你是職場中的潛力股嗎?你知道你自身的潛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