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存在下班沉默癥了嗎
很多朋友抱怨自己的伴侶,下班回家以后總是沉默寡言,但是在人前又是一個活躍分子。尤其是在同事的眼里,既風趣幽默又有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一直好評。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這就是普遍上所說的下班沉默癥。接下來,文章從三個方面著手為大家揭開這個難題的答案。
下班沉默癥原因
角色問題:入戲過深,沉默加劇
角色是由戲劇表演中的“角色”一詞發展而來的。從某種意義上,社會就是大舞臺。職場中,每個人為了演好工作賦予的各種角色,避免過多的角色沖突、角色不明和角色負擔過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個體心理上的緊張和焦慮。有不少的“下班沉默癥”職場精英們每天被職場占據的時間超過8小時。筆者所處的CBD辦公區域,晚上9點,燈火通明的辦公室數不勝數。工作時間越長,工作角色越入戲。這種情況往往就是角色負擔過重,飽和量過度,一時無法抽離工作角色回歸到生活角色,而給自己暫時停留的“緩沖帶”。這是一種自我調試的心理防御機制,如果對自己和家人沒有造成實質的影響,就不需要過于干預。但是如果造成與家人之間,情感交流疏離、排斥的現象,那么就建議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幫助重新建立角色認知統一。
筆者曾經處理過這樣的案例,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對自身素質和企業管理者角色的深刻理解,所以即使通宵達旦的超負荷工作都樂此不疲?墒且坏┗氐郊依,就無法處理好跟青春期兒子的關系,作為“父親”的角色他就很生疏,對孩子說話時候的語氣語調,跟對下屬訓話時一模一樣。長時間下來,父子相處時無話可說,感情疏離。后來,通過角色認知的統一輔導,這位企業家開始意識到“父親”角色與“企業家”角色定位的語言方式差異:“公司和家里都要做對角色,說對話。” 正確的角色認知,才能造成溝通和情緒表達的通暢和合理。
情緒問題:情緒傳遞,越發功利
筆者曾經接待過一個“微笑抑郁癥”的職場精英。Vivi是一位年輕的女孩,長期從事電話銷售工作,工作表現深獲好評。下班后,就是典型的“下班沉默癥”案例:不樂意跟家人說太多話,在家里做任何事都無精打采,下班后人覺得特別無聊……用她的話就是:“上班一條龍,下班一條蟲。”
Vivi屬于典型的情緒勞動者。顧名思義,情緒勞動者時刻進行著情感強化和情感置換的過程:一方面要增強自己和服務對象之間的親密感,把陌生的服務對象想象成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對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這種情況會強化情感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則要隱藏起自己的真實情感。員工長時間壓抑自己的真情實感,即使面對親人朋友都習慣性壓抑和排斥,這種情況稱之為“情感耗竭”。在職場中,過度的情緒勞動還會降低服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表現在對工作沒有勁頭,提不起精神,離職傾向明顯等。
哪些行業會造成情緒傳遞的功利性呢?航空公司、旅行社、銀行、酒店,甚至還有演員等都容易產生情緒功利化。
另外,大部分中國家庭都缺乏“家庭情緒勝任力”,面對負向情緒往往不知所措,一不開心,就保持沉默,而另一方感受到對方沉默,就開始焦慮不安、揣測懷疑,最后家庭關系亂作一團,最后,家庭生活缺乏創意和活力,引發更嚴重的“沉默”。此外,家庭成員非語言溝通能力的缺乏也會使問題加劇,在很多家庭中,總以為口頭交流才是溝通,其實不然,一個擁抱,一個親密的動作也是重要的交流。如果在家庭生活中多些創意和共同樂趣,下班沉默的現象也會有所減輕。
性別差異,沉默不同
沉默也是個體在心理調適上,采取的一種自我防御機制。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一書中,作者約翰·格雷認為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差別之一,就是對待壓力的方式不同。壓力到來時,男人的精神和意志高度集中,變得沉默寡言。他會選擇獨處,迅速進入“洞穴”。所謂“洞穴”,就是他的自我天地。在那里,他將問題反復斟酌與權衡,以盡早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獨自解決當下的問題。而女人面對壓力時,為了輕松和解脫,她喜歡和她信任的人呆在一起,將苦惱娓娓道來,以擺脫消極情感的控制。這是女人特有的宣泄方式。
在社交場合活躍,而在家里面卻不愛講話。這是非常普遍的上班族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事人將家庭看做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認為自己可以在這里完全地放松。休息。也希望夫妻間多理解。
好文推薦:
-
抑郁癥失眠怎么辦?食療可以解決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失眠抑郁的情況,失眠抑郁要采取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養心安神粥能有效改善失眠狀況,棗仁粥具有改善失眠的作用,
-
產后抑郁癥失眠怎么辦?不少女性生完寶寶后會出現失眠的情況,也有不少女性有產后抑郁的情況,抑郁容易導致失眠,所以要及時改善抑郁的情緒,家長應該要
-
焦慮癥如何食療?治療焦慮癥的食物焦慮癥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來改善焦慮癥狀,主要是情緒過于焦慮,造成的精神壓力過大,容易導致焦慮癥的產生,患者會產生煩悶的情
-
孕期焦慮癥有哪些表現?不少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產生焦慮的心理焦慮癥,會影響到睡眠,如果出現焦慮的情況,需要及時緩解焦慮的心理,孕期情緒波動比較大,
-
經常精神緊張如何改善?精神緊張可以通過放松療法來改善精神緊張的狀況,盡量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緩解精神壓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難題需要穩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