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婦女高自殺率原因對策分析
研究背景
資料顯示,發達國家男性自殺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且城市自殺率要遠遠高于農村,而中國則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趨勢,在我國女性的自殺率要高于男性,且農村的自殺率要高于城市。1990至1994年我國平均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為32.46萬多人,農村是30.3萬多人,農村婦女自殺人數更是達到了17.32萬多人,農村居民自殺特別是農村婦女自殺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性問題。為了弄清導致農村婦女自殺的原因,社會各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匯總一下,在農村婦女自殺的歸因上大體存在著兩種理論傾向,一種是心理學和精神病理學的解釋,趨向于把農村婦女自殺的原因歸結為個體的人格失調、心理變態、精神錯亂或遺傳因素。另一種是社會學的解釋,這方面的學者沿襲了迪爾凱姆的自殺分析方法,趨向于把農村婦女自殺的原因歸結為“人生存的外部環境和一些共同的社會思潮及道德標準”等客觀的社會存在或社會事實,并在此基礎上將自殺區分為利他型自殺、利己型自殺和示范自殺三種類型。兩者在解釋農村婦女自殺問題上各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前者對個體自殺現象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但在群體自殺特別是在對自殺率的解釋上往往捉襟見肘,后者在解釋個體自殺上雖顯力不從心,但在解釋自殺率問題上卻有著強大的優勢。由于本文關注的是農村婦女的自殺率而非個別的自殺現象,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我們主要采取了社會學的實證研究法,從社會的文化、思潮、價值觀念等方面對農村婦女的自殺進行歸因。
農村婦女自殺的社會性原因
在對農村婦女的自殺進行歸因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一下現階段我國農村婦女自殺的基本特征。農村婦女的自殺基本上是采用服毒、絕食、自縊、拒絕治療等手段而施行的非暴力型自殺;威脅型的自殺、辯誣型的自殺、解脫型的自殺是其自殺的三種主要類型;農村婦女自殺的具體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夫妻吵架或不和、與其他家庭成員不和、軀體疾病、經濟困難、工作或學習困難、親屬生病或死亡、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家庭成員之外的人的矛盾、戀愛或婚姻問題、與生育有關的問題。把這些具體特征與現階段我國農村的社會生活環境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把導致農村婦女自殺的社會性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農村婦女經濟自助能力不足。
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村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特別是在重大消費品的購買、家庭投資等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決策權。但決策權并不等于擁有權,由于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很少,素質不高,她們的非農就業機會非常稀少,即使就業也只是從事一些紡織業、服務業,付出多,回報少,這使得農村婦女收入在家庭經濟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再加上農村普遍缺乏家庭財產公證制度,家庭財產一般記在戶主即男性的名下,這使得一旦家庭關系破裂,農村婦女所能得到的經濟補償費非常之少,根本不能維持后續生活。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農村普遍缺乏社會化養老保障,家庭仍是農村養老的基本機構,農村婦女年老后,生活來源完全依靠兒女。但這種養老方式存在著巨大的不能規避的道德風險,一旦子女不孝、拒絕養老,這些老年婦女將完全喪失生活來源。在這兩種經濟無助情況下,如果這些婦女不懂或不愿動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則往往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選擇——自殺。
農村婦女生活目標單一,移情能力不足。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家本位的社會,它強調家庭利益至上,鼓勵為了大我而犧牲小我。中國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已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在農村中婚姻的締結往往意味著一個婦女喪失自我的開始。婚后,孩子出生以前,她要圍繞著丈夫轉,孩子出生以后,它要圍繞著孩子轉,為了丈夫、孩子,農村婦女可以節衣縮食、可以委曲求全,可以忍受一切的苦痛,對她們來說,家庭就是全部,丈夫、孩子就是一切。這就導致了農村婦女大都生活目標單一,移情能力特別低,一旦家庭內部人際關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她們就喪失了生活的重心和目標,生活也就變得毫無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自殺也就成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城市婦女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她們大都有穩定的工作和屬于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單位、家庭、社區構成了她們生活的三個支點,家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時甚至還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一旦夫妻、親子關系不和,家庭關系破裂,她們完全可以移情于工作或社區活動,用工作的成功來彌補家庭的失敗所帶來的失落感,而不一定非要選擇自殺。
傳統文化的流毒與法律意識的淡薄
在我國農村,由于男性仍是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掌握著家庭的經濟權利,并且男尊女卑、“三從四德”、人倫綱常等等封建殘余思想仍在農村有較大的市場,在一些人眼里,丈夫侮辱、毆打妻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對女性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地損害被認為是合情合理的,施暴者感覺不到任何壓力更不會因施暴而內疚。而女性在面對家庭暴力時,由于缺乏法律意識,往往不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甚至有些婦女為了防止“張家長、李家短”的流言蜚語和維護一點點的面子,還故意去掩蓋家庭暴力,這就更助長了家庭暴力的囂張氣焰。
更為嚴重的是,我們整個國家還缺少一種積極防治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圍,由于受“清官難斷家務事”、“夫妻沒有隔夜愁、床頭打架床尾和”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在對待家庭暴力上缺乏公正與公允,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息事寧人的態度,個別農村甚至對家庭暴力視而不見,致使農村家庭暴力基本上處于一種“受害人不告,鄰居不勸、村委會不問,單位不管,不出人命執法機關不理”的尷尬境地。
由于缺乏遏制家庭暴力的良好機制和文化氛圍,農村家庭暴力就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在人格被侮辱、身心被損害的情況下,而又訴苦無門,求助無道,自殺也就成為了她們最好的選擇。
農村婦女自殺的巨大的社會傳染性和模仿效應
輿論導向、大眾傳媒對自殺率具有巨大的影響,如日本紅極一時青年歌手岡田有希子,1985年跳樓自殺后,僅日本電視臺報道這一事件的節目就達23個,兩周后,就出現了500多個青年自殺的浪潮,日本人驚呼此為“有希子現象”。另有兩名日本女學生先后跳入三原山火山口,由于報紙大肆渲染此事,三個月內去三原山自殺的超過了上百人。由此可見,消極的渲染性的報道和傳播往往會起到鼓勵自殺的作用。
在我國農村,由于社會整合程度極高,娛樂設施不足,農村婦女的“串門”現象非常普遍,這種頻繁的互動,導致了人們之間形成了一張巨大的社會關系網絡,在這個網絡中信息的傳播非常迅速,自殺、喪葬等事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傳遍整個鄉村甚至鄰村,并且口頭傳播的特點,還往往使這些事件的傳播帶有訛傳性。另一方面,農村社會處于一種高穩定的狀態,刺激性事件很少,一旦出現像自殺一樣的事件,往往象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一樣,立馬引起軒然大波,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這種消極性的、夸張性的傳播,對農村婦女的自殺往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很多農村婦女在聽了這樣的傳播后,再聯想到自己的悲慘境遇,往往走上了輕生的道路。如辯誣性的自殺就是這樣發生的,一些農村婦女在由于各種原因而背上“有辱風化”“偷盜”等罪名時,往往選擇通過自殺來洗脫自己的罪名,換回自己的清白,而且效果頗為明顯,這些婦女在死后往往能喚起人們極大的同情。而這就對其她處于同樣境遇的婦女起到極大的示范效應,從而引起自殺的連鎖反應。
農村自殺工具的便給行和醫療狀況的落后
現階段,我國農村居民大都以務農為業,農業生產的特點使各種農藥、繩索成為了各個家庭的必備之需,并且這些東西大都放在伸手可及的明顯位置,再加上農村醫療體系極不健全,各種野村醫比比皆是,在藥品特別是毒性藥品的銷售上沒有嚴格的控制渠道,各種毒性藥品極易購買到。這種自殺工具和手段的便給性為農村婦女的自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農村婦女的自殺中,所采用的方式最多的是服毒特別是服農藥,占到了所有自殺者的80.40%,其次為自縊,占到了12.01%,再次為投水。
另外我國城鄉醫療資源的分布存在巨大的不合理性,農村人口盡管占到了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卻享受了很少的一部分醫療資源。特別是用于中毒事件應急搶救的“中毒搶救間”僅存在于城市一些較大規模的醫院,而其實這類服務的需要者大都集中于農村。這就使得農村各種中毒事件的搶救工作往往做得不夠或不及時,以致平白犧牲了許多不該犧牲的生命。例如,在因自殺身亡的農村婦女中,一些并非真的要達到自殺的目的,她們往往是出于一時的沖動或是僅僅為了用這種方式來達到威脅丈夫、挽救家庭的目的,她們往往喝完農藥后,立即就產生了后悔情緒。但就因為農村醫療水平的落后,或在轉院期間延誤了治療時間,她們白白喪失了生命,這種犧牲是各種死亡中最不值得也是最不應該的。
以上主要是從實證的角度歸納了農村居民自殺的原因,但個體畢竟是“個我”與“類我”的統一,社會的價值觀念終究要通過“個我”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在解釋農村婦女的自殺上,我們亦可參考一些合理的心理學的解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農村婦女的自殺往往集中于社會的某一部分人,這些農村婦女往往性格內向,社交圈較為狹窄,自我封閉意識較為強烈,抗壓能力不足,環境適應能力差,甚至有些還患有嚴重的精神抑郁癥和自閉癥,這群婦女是農村自殺現象的高發群體。
對策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農村婦女的高自殺率是由多種社會性原因造成的,它包括文化的、經濟的、法律的、社會保障的、醫療的等多方面,因此根治這一問題也就必然是一個綜合的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社會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全力配合。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要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開設各種非營利性的識字班,提高農村女性的文化素質和技能素質,并要積極打破行業性別歧視,為農村婦女提供關闊的就業渠道和就業機會,使廣大農村婦女參與到市場競爭的大潮中去,增強其經濟自助能力。
二是加快農村社會化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步伐,爭取用10到20年的時間建立起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體系,解決農村老年婦女的后顧之憂,實現全社會的“老有所養”。
三是加快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步伐,在醫療設施、醫療人員的配備上要加大對農村的傾斜力度,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建立一系列的“中毒搶救間”,增加專門性的救護車輛,提高自殺性中毒事件的搶救速度和搶救水平。其次還要大力規范農村醫療市場和農藥市場,嚴格控制各種毒性藥品銷售渠道,并要在毒性藥品的研制過程中,考慮到人道主義原則,特意加入一些催吐物質等。
四是要積極利用農村選舉、播放電影等公共集會機會和農村集市場所,大力宣傳新婚姻法和各種男女平等觀念,破除封建殘余思想的流毒,使人們樹立起廣泛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讓農村婦女學會用法律來維護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大對各種家庭暴力的法律援助和懲處力度,使各種家庭丑惡行徑無處遁形。
五是要加快農村“村改居”工程建設步伐,完善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各個農村社區一是要積極利用農閑機會舉辦一些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讓廣大的農村婦女從家庭中、從無聊的“串門”中解放出來,參與到這些活動去,并在這些活動中得到教育,得到新的情感支持。二是要在社區中建立各種心理咨詢中心、家庭矛盾調解中心,為那些患有心理障礙或遭受家庭不幸的婦女提供各種咨詢與服務,特別是提供一個傾訴的場所,使她們的痛苦可以排解出來,而不至于孤立無助而走上自殺道路。
相關文章
-
自閉癥兒童早期干預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的快樂的去找,可是很多孩子也會出現問題的,就像兒童的
-
如何預防自殺的現象的出現如果你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內心的壓力,那么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也不遠了但是如果人為控制不足自己的內心的壓力而得不到宣泄的情況下,
-
如何避免自殺 各方面重視都很重要自殺這兩個字提起來很多人都很害怕和擔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壓力與環境的影響造成了很多人自殺、輕生,如何避免自殺?這是廣大社
-
自殺有前兆,細心者能救命每年都有幾十萬人死于自殺,還有的人企圖自殺,因此,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歷自殺帶來的喪親之痛或受此影響。自殺的原因千奇百
-
圍觀自殺要有責任感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愛湊熱鬧,每每發生件什么事情,不管大小都會有人圍觀,小到小兩口吵架,大到有人自殺。其實,圍觀自殺,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