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線誤了求助者性命 自殺干預熱線面臨困境
占線誤了求助者性命 自殺干預熱線面臨雙重困境
北京娛樂信報網站 記者劉圓圓 孫金鳳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開設的國內首條自殺干預熱線8008101117開通已兩年,有近20萬人次撥打熱線,但實際接聽率只有10%,主要原因就是接線員數量太少和遭遇資金困難。
前天(19日),記者在中心采訪時得知,一位北京女士撥打18次熱線,第17次才接通,告訴工作人員打算自殺,工作人員在聯系其丈夫的過程中,該女士打來第18次電話,但占線沒有接通,這位女士隨后自殺。
現狀:每天近千人撥打熱線 北京求助人士占18.6%
心理危機干預熱線行政主管王亞新向記者介紹:熱線開通兩年多以來,每天撥打熱線的人數都在500到800個,高峰時每天會超過1000多個電話。北京地區撥打該熱線的人數占到了18.6%。
中心研究人員經過研究發現:目前我國每年有28.7萬人自殺死亡,至少200萬人自殺未遂。平均每2分鐘就有1人自殺死亡,8人自殺未遂。中心宣傳主任張曉麗介紹,目前中心并沒有對北京的自殺人數進行專門統計。
現場:描述自殺悲慘場面 打消對方自殺念頭
“你高考落榜了?”
“嗯,嗯……你覺得對不起每天為你辛勞的父母。”
“那你現在怎么想的呢?能跟我說說嗎?”
“你是否想過你這樣做父母會很傷心的。我說你很愛他們,為了他們你也要堅強一點。”
……
由于熱線的全部內容是保密的,記者只能從接線員的言語中聽到一部分。
王亞新介紹,有時打電話求助的人要馬上自殺。“我們首先要確定他現在的狀態,是不是有人在他身邊提供幫助。我們會傾聽他的講述,有時甚至會描述一下死亡的過程和狀態,比如,你要是自殺,會見到很多血,你的面部和肢體會變形,劇烈的疼痛會折磨你,看到你的人會很恐懼,親人也會很痛苦……這樣一些人可能為了形象或親情而暫時放棄,這樣我們就有了時機。”經過接線員的工作,99%的人自殺念頭和抑郁情緒會減緩。
據介紹,每個來電平均接聽時間為18.5分鐘,有8%的來電持續時間超過一個小時。
困境:接聽率僅一成 錯失挽救良機
該中心執行主任費立鵬告訴記者,熱線自開通以來,高峰時自動來電記錄顯示每天會超過1000多個電話,但我們只能接聽大約10%的來電。由于接聽率低,一些求助者撥打2或3次之后就放棄了,中心就有可能失去挽救生命的大好時機。
他舉例說,一位北京地區的女士給熱線打了18次電話。在撥打第17次時電話終于沒有占線被接通,說自己已經寫好遺書,準備馬上自殺;我們讓其安靜下來并打算聯系她的丈夫讓他來幫助她;在我們試圖與其丈夫聯系的過程中,她再次打來電話但由于占線沒有打通;我們最后找到了她丈夫時,可她已經自殺死亡。
原因:接線人員太少 遭遇資金瓶頸
熱線接聽率低首要原因是缺少接聽熱線的專業人員。目前,接聽員只有17名,分成兩組24小時上班,但這遠遠不能適應每天近千人的求助。2004年起,中心已向社會開始招收接線員,標準主要是具有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學習經歷和實踐的人。當時報名的有50人,但第一次面試就減少一半,后來經過培訓、實習,留下來的只有8個人。
其次是資金困難。該中心宣傳科的張曉麗主任介紹,800號碼的電話費每月是2萬至3萬元,再加上員工工資、設備更新和維護費用、培訓和督導費用等等,中心每年在熱線上的開支大約是100多萬。由于有巨大的資金壓力,每天只能開通兩到三部電話。
張曉麗主任說,雖然每年這部分費用由政府和衛生部門支付,但每年先從中心上級機構回龍觀醫院賬面上墊付,也給醫院帶來了一定的負擔。
前景:兩年內開至12條熱線 熱線號碼計劃成三位
據介紹,中心計劃在2007年年底,將危機干預熱線擴充至12條,每天24小時開通,并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隊伍”,計劃與當地公安部門配合,增加精神科醫生在內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進一步培訓專業人員如何進行現場干預,增添交通工具和休息場地以保證24小時值班的快速反應隊伍能夠順利到達危機現場。
另外,張曉麗主任介紹?熏“心理危機干預熱線”還有一個目標就是:在不遠的將來,求助者只要撥打一個國家認可的三位數號碼立即獲得高質量的免費心理衛生服務。
相關文章
-
自閉癥兒童早期干預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的快樂的去找,可是很多孩子也會出現問題的,就像兒童的
-
如何預防自殺的現象的出現如果你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內心的壓力,那么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也不遠了但是如果人為控制不足自己的內心的壓力而得不到宣泄的情況下,
-
如何避免自殺 各方面重視都很重要自殺這兩個字提起來很多人都很害怕和擔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壓力與環境的影響造成了很多人自殺、輕生,如何避免自殺?這是廣大社
-
自殺有前兆,細心者能救命每年都有幾十萬人死于自殺,還有的人企圖自殺,因此,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歷自殺帶來的喪親之痛或受此影響。自殺的原因千奇百
-
圍觀自殺要有責任感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愛湊熱鬧,每每發生件什么事情,不管大小都會有人圍觀,小到小兩口吵架,大到有人自殺。其實,圍觀自殺,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