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何以輕言自殺?
19日,市心理咨詢師協會開通高危人群心理救助熱線64110110,旨在為有自殺傾向的一些高危人群提供一個傾訴的平臺。因為權威機構對我國每年不少于25萬人的自殺人群的分析顯示,給他們一個傾訴的機會就極有可能挽救一條生命。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看起來很“冷”的熱線,卻著實熱得發燙,短短13天便接到了201個咨詢電話。
那么,在過去的13天里,“64110110”這個普通的號碼,又記錄了怎樣的人生百態,何以有這么多人會輕言自殺呢?
凌晨4時,有人要“整出點大事”
“我準備從瀍河橋上跳下去,跳下去之前我一定弄出點大動靜出來……”心理熱線開通第二天,當晚值班的市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楊延卿便在凌晨4時接到這樣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一位約40歲的中年男人、一位燒烤師傅,工作收入低且很不穩定,至今仍單身。他在電話中告訴楊延卿,所有人都看不起他,連出租車司機都不愿意載他,他覺得生活一點希望都沒有,但在他死之前一定“整出點大事”,讓所有看不起他的人都后悔。
楊延卿立即作出判斷,這名男子有明顯的報復社會的傾向,但自殺的想法并不強烈,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極有可能演變成斗毆或傷人等惡性事件。談話中楊延卿了解到,該男子還有唯一的親人老母親仍在世,于是就從親情和報復社會后對母親造成的傷害等方面對該男子進行了心理輔導。在楊延卿的勸慰下,該男子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向楊延卿傾訴了滿肚子的牢騷,沒等楊延卿開始鞏固輔導,該男子已主動表示,不再自殺,也不準備“整大事”了。
楊延卿告訴記者,在撥打“心理110”熱線的男性中,接近一成的人群有報復社會的心理。生活的艱辛、感情上的挫折、工作上的不順心很容易激起他們的不滿,從而導致一種心理失衡。楊延卿分析,這部分人群往往比較自我,在遇到問題時,通常只從社會、上司、朋友、家人身上找原因,不愿意正視自己的問題,在內因與外因的天平上,一味地在外因上增添砝碼,導致嚴重的心理失衡。于是,報復社會,在別人的痛苦中尋找個人心理的滿足和平衡將成為唯一的出口。
心理學研究表明,“報復犯罪”的實施人往往來源于那些個性粗暴、思想偏激的人,由于在性格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一遇外界刺激,便不能自控,對自己的行為后果,亦不能作出適當的判斷,犯罪由此而引發。楊延卿建議,脾氣暴虐的人應該學會自我梳理,學會自我剖析和自我否定,多從自身尋找問題的癥結,進而化解一些其實算不上什么的“仇怨”。
男人為事業,女人為感情
翻看“心理110”求助電話的記錄手冊發現,與平日尋求心理輔導的人群不同,電話求助者中男性竟占到半壁江山。楊延卿說,面對面尋求心理幫助的女性能占到八成,但在電話里男性求助者已接近一半。求助人群多集中在20歲到55歲的成年人,但其中不乏一些青少年和老年人,求助者中最小年齡為16歲,最大年齡為60歲。
對于困擾求助者的心理問題,男女也有著明顯的分水嶺。70%以上的男性是因為來自事業的壓力,表現為煩躁、脾氣大、自虐等。工作不穩定、收入低、生活壓力大,對未來缺少信心成為男性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另一方面,一些工作體面、高收入的男性也會因為工作節奏快、競爭壓力大而出現煩躁或抑郁的情緒。
80%以上的女性則因為感情而困擾,其中婚后感情問題占到絕大多數。“第三者”、“中年危機”等社會普遍問題也是我市女性求助者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求助電話中,屢屢出現“要不是因為孩子……”、“要不是怕丟人……”、“要不是父母反對……”等發狠的語句。
楊延卿分析,這是由中國女性的特點決定的,在“家丑不可外揚”、“忍一時風平浪靜”等傳統思想的影響下,遭遇家庭危機的女性多數采取忍氣吞聲或哭鬧這兩種極端的解決辦法,但從求助者在熱線中講述的情況來看,這兩種方法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楊延卿建議,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工作壓力還是情感糾紛都應該尋求一條傾訴、發泄的渠道。男性不妨找幾個朋友喝喝酒、唱唱歌,大聲吼吼,男性通常性格比較豪邁,“一笑泯恩仇”、“笑傲江湖”的俠義情結較重,多數男性找個發泄的渠道便會重新找回自信。而對于女性朋友,楊延卿則建議,不妨對閨中密友或父母傾訴一下,女性情感細膩,容易胡思亂想,尤其是遭遇情感問題時通常會鉆牛角尖,如果這時有個人及時拉住她思想漫游的角度,理性地幫她分析一下,冷靜下來的女性往往會發揮磐石般的韌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將問題解決;同時,如果夫妻原本感情基礎較好,女性朋友不妨坐下來跟愛人好好回憶一下過去。
抽空,不妨做個“心理體檢”
有調查顯示,在我國,自殺者年齡段集中在15歲至34歲的年輕人群,這代人多為獨生子女,抗挫能力、吃苦能力較差,自我意識強,但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現心理情緒障礙。然而,在求助于心理熱線的市民中,多數人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看心理醫生,挺丟人的,好像自己得了精神病一樣。
事實上,我國一些大城市的不少醫院都已經開設了“心理體檢”的檢查項目,就如同生理體檢一樣,定期對自己的精神、心理做一次測驗掃描,已達到調解情緒或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作用。
“心理體檢”與身體檢查一樣,都是用專業數據說明健康狀態。不同的是,“心理體檢”是讓體檢者做一系列的測試題目,最后通過專業的統計和分析得出心理健康與否的結論。常見的心理測驗問卷有《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
楊延卿說,國外一些大學會對入學新生做一次心理測驗,能夠“防患于未然”是發達國家重視“心理體檢”的重要原因,也是“心理體檢”與心理治療的明顯區別。他建議,個人可以通過做題打分,然后根據評判標準做一下自我測驗,但結果僅供參考,科學診斷還是要到專業的心理診療機構。
“心理110”不是“知心夜話”
“心理110”原本是針對自殺等高危心理人群開通的一條救命熱線,但在運行中,值班的心理咨詢師往往會遇到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午夜,這個大多數人原本都會沉浸在夢鄉中的時段,往往是心理熱線的接線高峰期。“我失戀了”、“他憑什么甩了我”、“怎樣才能讓他回心轉意”等情感問題成為撥打者咨詢的重點。心理咨詢師郝老師6月23日晚12時許接到一個女孩的電話,女孩異常痛苦地告訴郝老師,她剛剛同相處兩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男孩兒沒有固定工作,整日游手好閑,雖然兩人感情很好,但女孩家人堅決反對,認為男孩子沒出息,給不了女孩幸福的生活。女孩兒哭著問郝老師,她的決定是否正確,她是應該堅持自己的感情還是屈于現實。雖然這通電話并不屬于“心理110”服務的范圍,但郝老師還是認真地開導了女孩兒,一個電話打了30多分鐘。
沒想到,電話剛掛,一個男孩兒打來了電話。“我剛剛同女朋友分手了,她告訴我您的電話,她說您特別會開解人心……”男孩兒開門見山的一句話讓郝老師有些哭笑不得,于是在電話中,郝老師又將兩人的故事重新聽了一遍,并做了同樣一番開導,半個小時后,男孩兒心滿意足地掛了電話。最后一句話更讓郝老師對熱線產生了擔憂:“有時間我還會打來的。”
由于心理咨詢師們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咨詢者的問題及其嚴重程度,所以往往不會拒絕任何求助者的電話,如此便造成了一些失戀甚至酒后騷擾者胡亂撥打。一些年輕的咨詢者甚至將心理熱線當成了“知心夜話”,借撥打電話來尋求心靈寄托。
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楊延卿無奈地表示,權威統計顯示,我國每兩分鐘就有一人死于自殺,多數自殺者會在死前撥出一個傾訴電話,但大量抒發情感和騷擾電話占用了“心理110”有限資源,如此極有可能錯過救助真正自殺者最好的時機。楊延卿倡議,青少年朋友如果有心理問題可以撥打12355青少年維權和心理咨詢熱線,其他朋友如果有心理問題可直接到協會咨詢,最好不要隨意撥打“心理110”熱線。
-
自閉癥兒童早期干預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希望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的快樂的去找,可是很多孩子也會出現問題的,就像兒童的
-
如何預防自殺的現象的出現如果你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內心的壓力,那么你走向成功的道路也不遠了但是如果人為控制不足自己的內心的壓力而得不到宣泄的情況下,
-
如何避免自殺 各方面重視都很重要自殺這兩個字提起來很多人都很害怕和擔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壓力與環境的影響造成了很多人自殺、輕生,如何避免自殺?這是廣大社
-
自殺有前兆,細心者能救命每年都有幾十萬人死于自殺,還有的人企圖自殺,因此,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歷自殺帶來的喪親之痛或受此影響。自殺的原因千奇百
-
圍觀自殺要有責任感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愛湊熱鬧,每每發生件什么事情,不管大小都會有人圍觀,小到小兩口吵架,大到有人自殺。其實,圍觀自殺,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