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有講究 哪些人不能吃粽子
端午節前后很多人都會因為胃部不適跑進醫院。很多人因為貪圖粽子的美味而忽略了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吃粽子,適合吃什么樣的粽子,怎樣吃粽子,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幾種病人怎樣吃粽子吧。
由于粽子是糯米制品不易消化,端節前后,千萬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如青菜和水果等,易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纖維質不夠,腸胃蠕動不易造成便秘。配一碗清淡的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最后再來一分水果,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達到營養均衡。吃粽子時,最好少淋上佐味的沾醬,如蕃茄醬、甜辣醬等,因為這些都是含納量高的調味料,對血壓高或有心血管疾病者不利。
慢性病患者不必完全不吃粽子,只要淺嘗即止就可以,而一般人一次最好不要吃超過二顆粽子的量。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平常已被告知要少吃精致糖食物,所以湖南甜粽并不適合食用,而堿粽雖然熱量較小,但是糖尿病人應注意不要沾糖吃,必要時可以用代糖取代;除糖分外,也要小心主食份量,若是以一餐一碗飯的人而言,一個臺灣粽的主食份量就相當于一碗飯,加上配料的肉類,其實就已經相當于一餐所需的份量;若是食用裹蒸粽,更要拿捏好份量。
高血壓患者
至于高血壓患者,可以選擇潮州粽或南部粽等調味較少的蒸粽,因為北部粽與裹蒸粽的餡料經過腌漬調味,對于需要限制鈉量的高血壓患者就較不適合;高血脂患者,對于上述所提油脂含量較高的潮州粽,不管甜咸,一定要特別注意,而南部粽的花生與花生粉也是屬于高油脂類,最好也不要食用。痛風患者如果發現裹蒸粽內包有魷魚、干貝、鮑魚、等高價食材或臺灣粽包有香菇時,千萬要特別小心,以免痛風上身。
由于上述的粽類中多半都屬于過油、過咸、過甜,這些都不適宜慢性病患,至于一般民眾,為了避免過胖最好也要少吃為妙,因此,一定要熟記少油、少鹽、少糖等吃法,同時為了身體平衡,最好吃粽子的同時也能搭配青菜與水果等多纖維的食品,就可以避免掉不必要的腸胃道不適癥狀。
建議糯米部份加上一些薏仁。內餡少放肉和蛋黃,改加些豆干、香菇、蘿卜干等。料理粽子時,使用水煮或蒸的方式。吃完肉粽后,喝一些無油脂的蔬菜湯,如冬瓜、竹筍、絲瓜等幫助消化。
貼士:粽子的保存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存溫度,吃不完的粽子就放在冰箱,但冷藏時最好不要超過三天,如果能擺在冷凍庫是最恰當,但也不要超過二個星期,吃之前再加熱就可以了。
粽子剝開后如有粘絲,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了,不新鮮。
為了自己的健康,在即將來到的端午節,對于有幾種常見病的病人來說還是注意自己的飲食,合理膳食,安心過節。
好文推薦:
-
三豆湯是哪三豆?三豆湯能每天喝嗎 ?我們都知道三豆湯在生活中其實也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到了天氣比較炎熱的情況下,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中暑的現象,所以這個時
-
為什么有的人天生能吃辣?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喜歡吃一些比較辣的東西,因為吃辣的東西感覺也是非常舒服的,很多女性和男性都是最喜歡吃的,
-
鹿茸一次吃多少克?鹿茸吃多久才有效果?我們都知道鹿茸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中草藥的,而且很多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都是會選擇用它來補身體的,可是在吃的時候應該
-
晚上喝水好不好?晚上幾點以后不能喝水?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身體里面肯定會缺少不了這個水的,而且經常喝水才可以保護皮膚,而且經常喝水才可以形成新陳代謝的作用才可以
-
每頓飯吃多長時間好?一頓飯吃太久會怎么樣?我們都知道在生活的每個人每天都在吃飯的,可是在吃飯的時候想想很多人都會存在不讓他生活習慣,有的人可能習慣性的暴飲暴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