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特色療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在中醫里屬于“嘔血”、“便血”的范疇,是臨床常見的疾病,病死率高達8%~13.7%。。本病通常和飲食習慣有關。如果飲食合理,有助止血,促進病變恢復;如飲食不當,可誘發或加重出血,并可發生其并發癥。中醫認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那么中醫方法是如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呢?
胃中積熱證:吐血紫暗甚則鮮紅,常混有食物殘渣,大便黑如漆,口干喜冷飲,胃脘脹悶灼痛。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 清胃瀉火,化瘀止血。
[方藥] 瀉心湯合十灰散加減。主要藥物:大黃、當歸、白芍、大薊、小薊、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梔子、甘草。胃氣上逆,惡心嘔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熱傷胃陰,加麥門冬、石斛、天花粉。
肝火犯胃證:吐血鮮紅或紫暗,口苦目赤,胸脅脹痛,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 泄肝清胃,降逆止血。
[方藥] 龍膽瀉肝湯加減。主要藥物: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通草、車前子、當歸、生地黃、柴胡、生甘草。可加白茅根、茜草、旱蓮草加強止血;吞酸者加烏賊骨、貝母。
脾不統血證:吐血暗淡,大便漆黑稀溏,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 益氣健脾,養血止血。
[方藥] 歸脾湯加減。主要藥物:黃芪、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白及、仙鶴草、烏賊骨、阿膠。脾胃虛寒者加熟附片、炮姜,或改用柏葉湯;出血量多者,可加地榆炭、側柏葉、血余炭。
氣隨血脫證:吐血量大,大便溏黑甚則紫暗,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眩暈心悸,煩躁口干,神志恍惚,甚或昏迷。舌淡紅,脈細數無力或脈微細。
[治法] 益氣攝血,回陽固脫。
[方藥] 獨參湯或四味回陽飲加減。主要藥物:人參、制附子、炙甘草、炮姜。
中醫療法中除了方藥治療效果比較好之外,其他的特色療法也有相當好的療效。
-
心臟病如何治療?中醫幫助治療心臟病心臟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的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臟的保護工作,心臟病最好通過藥物治療,中醫治療心臟病效果比較好,而且中醫藥治
-
五款美味營養湯助你益氣補血 美容養顏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益氣補血,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美容養顏給我們的身體帶
-
氣血淤積多病癥 血淤的類型有哪幾種?氣血瘀阻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也會容易帶來非常多的危害和疾病的,那么你知道嗎?氣血瘀堵帶來了疾病的危害也是
-
動脈粥樣硬化吃什么?6種預防硬化食物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問題,高血壓的人群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會導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環不通暢會導致血管堵塞,經常吃
-
糖尿病如何食療?推薦三種食療方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疾病,苦瓜湯具有治療糖尿病的作用,具有穩定血糖的功效,能很明顯的降低血糖,枸杞也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