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各不同 看病對癥進門
生病該上醫院,可是去看中醫還是西醫呢?很多人并不清楚。我們就此問題咨詢了中、西醫的專家,請他們指點了一下迷津。
六種情況適合看中醫
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在哪里,什么病該看中醫,什么病找西醫更有效又不花冤枉錢呢?北京市中醫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王國瑋介紹,從他從醫的經驗來看有6種情況比較適合看中醫。首先是一些診斷很明確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肝病、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西醫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為病人提供幫助,而中藥可以改善癥狀,相對而言療效好、副作用小。另外,像氣管炎、肺炎這樣的常見病多發病;小兒的外感發燒、咳嗽感冒這樣的常見急性病;疾病的恢復期,尤其是手術后、癌癥放化療后的調養;診斷不清的疑難雜癥和養生保健這6個方面中醫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而且經過臨床來看效果不錯。
一服中藥十塊錢,物美價廉
以前,中醫對于有明確診斷的急性常見病像感冒、氣管炎、肺炎等等都沒什么有效的辦法。但是近幾年中醫對常見急性病開始重視,也有了一些突破,尤其是通過這兩年的流感季節,中醫大夫對預防和治療流感、普通感冒都有很多經驗。比如兒科的外感發燒,咳嗽感冒過去多半用西醫輸液的方法解決,但現在吃中藥產生療效的速度甚至可以超過輸液,所以到冬季的時候病人很多,尤其是兒科。雖然中藥吃起來沒有西藥方便,但物美價廉,一服藥10塊錢左右,和價格昂貴的抗生素比起來效果一點也不遜色。
中醫對付疑難雜癥有一套
中醫講究的是用“整體觀念,辨癥施治”,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地治療,所以中醫大夫很擅長治療那些診斷不清、不太常見的疾病。即使病人做的檢查化驗等結果沒有異常,中醫也可以針對癥狀先對癥下藥,“摸著石頭治病”,病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邊發現病因、邊調養、邊治療,效果不錯。對于西醫靠檢查看不出問題,沒法用藥的疾病也能有針對性的治療。
趕走“亞健康”中醫辦法多
現代社會壓力大,節奏快,亞健康人群日見龐大。據調查顯示,目前35歲到55歲年齡組的人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上升。工作生活的超負荷運轉,使很多疾病年輕化,中年人身體出現問題的不在少數,所以更需要調理。現在白領比較迷信的維生素類藥物只是單一的補充一種營養,并不是提高整體免疫力、加強身體素質的靈藥。王國瑋主任說:人的身體像一間屋子,每星期打掃就很干凈,可要是一年都不打掃,不僅又臟又亂,而且老鼠、蟑螂等害蟲都會滋生出來,所以調養對亞健康人群顯得非常重要,在這方面中醫的研究比較多,很多八十多歲的中醫大夫仍然面色紅潤、鶴發童顏,是因為中醫有獨特的保健理論,不僅用于調理手術后、癌癥放化療后的病人,對亞健康人群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有急癥還是要看西醫
普仁醫院門診辦主任操東升大夫介紹,中醫在很多方面都有獨特的方法和療效,但是有急癥,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需要搶救的病人仍然不能耽誤,要用西醫的辦法來解決。不過現代醫療的理念中,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越來越多,未來的趨勢肯定是既要靠中醫,也要靠西醫。醫學作為有機的整體,中醫也有西醫化的傾向,像有的中醫大夫現在也不完全靠望聞問切,而是開始看一些檢查結果,就是一種結合。
-
感冒發燒怎么辦?注意哪些問題感冒發燒期間應該要做好相關護理工作,尤其要做好護理工作,盡量吃清淡的食物,減輕腸胃的負擔,并且要多喝些溫開水,能促進排尿
-
兒童多動癥 中醫如何治療小孩子在小時候都特別的頑皮,繼而平時總顯得是活潑好動,而且不管在什么場合中都有不受自我控制一樣,并且逐漸的在學習上非
-
為大家推薦了幾道養肺藥膳春季是流行感冒的高發期,所以,很多人在春天的時候會容易出現頭痛,流鼻涕的現象,會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春
-
春季飲食原則 清淡飲食很重要春季雖然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但天氣氣候是極不穩定的,所以大家要積極重視日常合理穿衣適度,并且結合平時適合春季的食物,如:大
-
要想人體健康要注意哪些習慣我們需要注意胃腸功能調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會出現腸胃不健康的現象,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保健。好的飲食方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