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望診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望診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中醫望診包括觀察病人的形體、面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這種方法稱為望診。我們平時在家也可以通過望診,來初步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通過不同的部位進行望診。
中醫望診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1、形體
觀其形體,可知五臟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脈要精微論》云: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于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征。腰為腎臟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臟功能衰憊。膝部關節由肝系筋膜相連才能運動。屈伸不能,俯身而行,是肝系筋失柔和。腎系之骨內貯骨髓,骨健全賴髓充。不能久立,行則振掉,是骨髓虧損,骨質疏松所致。根據上述證象可以確定五臟盛衰。此外,局部骨節變形是類風濕的特征;局部紅腫、有塊;是瘡、癰、療、癤、癓積象征,凡此種種,都是望其形體得來的證象。
中醫望診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2、面色
望其面色,可知五臟榮枯。《內經》將面色分為青、黃、赤、白、黑五色以內應五臟,青色屬肝,黃色屬脾,赤色屬心,白色屬肺,黑色屬腎,若由正常顏色變成異常顏色,就是病態。《素問·脈要精微論》說:“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壁之澤,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這一論述是對面部五種正常顏色和異常病色的高度概括。正常五色的共同特征是色澤明潤,異常五色的共同特征是晦暗不鮮。臨床辨證不必拘泥五色內應某一臟器之說,應以氣血津液的盈虛通滯為其依據,才能揭示病變本質。
從不同面色所反映的機理來講,其人面青多屬經脈攣急,血行不利的痛證。經脈攣急則因于寒,是故青色主寒、主痛。面色萎黃,是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象征;若見淡黃,血色偏淡,追本溯源,仍因牌不運濕,水濕阻滯使然。若見鞏膜及其周身發黃,是膽液從少陽三焦外溢肌表,病名黃疽,黃色鮮明者屬陽黃,晦暗者屬陰黃。面色泛紅,是充血和血分有熱,外感內傷皆能致之。溫病熱人營分,血絡有熱者恒多;陰虛陽亢,血隨氣逆,上充于面,面紅目赤者亦復不少。也有因寒而見面色微紅者,如陰盛陽衰,虛陽上浮,可呈面赤,不可一律視為熱證。面色發白,是氣血虧損現象,陽氣虛則無力鼓運血流,營血虛則不能上榮于面,蒼白之色見矣!若因失血或造血功能障礙,血虛于內而形見于外,于是眼瞼、舌質、口唇、指甲毫無血色見矣!面色發黑,其理有二。一因津凝面黑:黑為水色而腎為水臟,腎陽虛損,氣化不及,水邪上泛,可呈目眶黧黑口唇發紺。或因腎陽虛損,氣化不及,色素沉著,亦可呈為面色黧黑。二因血瘀則黑:血瘀內臟或脈絡瘀阻,可見黑色。蓋血瘀則黑,有諸內而形諸外也。
-
口干難受怎么辦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口干如果出現口干難受的現象的話,也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口干難受,我們應該怎么辦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
-
晚上經常失眠怎么辦?失眠注意幾點失眠會嚴重困擾到生活,睡眠會影響到身體健康,睡眠的原因非常復雜,失眠應該要采取合適的方式來緩解,失眠不僅會影響到身體的新
-
你知道如何解決偏頭痛問題嗎?偏頭痛是一種常見問題,生活中不少人會有偏頭痛的問題,偏頭痛可以采用冷敷或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盡量讓頸部得到放松,能有效緩解
-
偏頭痛怎么辦?按摩能快速緩解嗎偏頭痛可能是生活壓力過大造成的,所以,大家應該要注意緩解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壓力,并且要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按摩穴位可有效緩
-
視力疲勞怎么辦?如何遠離視覺疲勞長時間用眼容易出現視覺疲勞的問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容易出現視覺疲勞,所以要糾正不良用眼習慣,盡量注意工作和學習姿勢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