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功效與作用
烏梅酸澀,功善收斂,上能斂肺氣,下能澀大腸,入胃又能生津、安蛔。本文就是關于烏梅功效與作用的介紹,請看以烏梅為主的藥方能治哪些疾病:
一、皮膚瘙癢
烏梅能潤膚止癢、抗過敏,對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瘙癢、癮疹、頑癬等有很好的止癢作用。方用烏梅6g、生地黃30g、當歸12g、赤芍10g、蟬蛻6g、益母草15g、川芎5g、白鮮皮15g、徐長卿15g,水煎服,每日1劑,10劑為1療程。
二、糖尿病血糖不降
烏梅、五味子、炙僵蠶各等分研末為丸,每次服4g,每日服3次,用藥1~3周后“三多”癥狀可改善,血糖、尿糖可顯著下降。
三、胃酸缺乏
烏梅組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所致的胃酸缺乏、食欲不振等癥有很好的療效。方用烏梅6g、木瓜10g、白芍15g、沙參15g、黃芪20g、太子參12g、莪術6g、綠萼梅8g、生麥芽15g、丹參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四、神經衰弱
烏梅有除煩清熱之功效,用于神經衰弱的治療效果顯著。方用烏梅20g、制附子10g、細辛3g、肉桂6g、黃連6g、琥珀6g、黨參15g、干姜15g、茯苓18g、當歸12g、酸棗仁30g、龍骨20g、牡蠣30g、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3劑可見效。
五、慢性腎炎
烏梅有助腎小管上皮再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可改善腎臟血液循環,促進腎臟功能恢復,對慢性腎炎引起的血尿、蛋白尿有效。方用烏梅炭、蟬蛻各6g,辨證加入其他中藥,如玉屏風散合六味地黃湯等,每日1劑,水煎服。
六、尖銳濕疣
用烏梅洗劑治療尖銳濕疣收效明顯。方用烏梅15g、馬齒莧60g、蜂房15g、生薏苡仁30g、紫草20g、生黃芪15g、枯礬10g,水煎外洗,1~2周可見效。
七、足跟痛
以烏梅煎湯加食醋,生鐵熱煅治療足跟痛取得良好止痛效果。方法:烏梅200g加水2000mk水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食醋200mk,用生鐵塊(300g左右)燒紅放入藥液,2分鐘后取出。待藥液溫度適中,浸泡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時。一般7天可見效。
八、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單用烏梅或在辨證組方中加入烏梅,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常獲良效。方用炒烏梅30g、人參6g、茯苓15g、木瓜10g、赤石脂10g、禹余良10g,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2~3劑可顯效。
知道了烏梅功效與作用,如果您有上述疾病,不妨試試以烏梅為主的藥方,同時平時多吃些烏梅。
推薦閱讀:夏季清熱解毒的食物有哪些 黃瓜不宜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