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藥存在哪些誤區
用藥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治愈疾病,但并不是每個病人都能如愿以償。有時,即便醫生的診斷與用藥都正確無誤,但由于患者用藥不講究科學,不夠規范合理,從而導致疾病遷延不愈,甚至越治越復雜,越治越厲害。
臨床中常遇見這樣一些情況: 用藥瞞醫生以往,常聽人說“病不瞞醫”,意思是生病不能諱疾忌醫。生病就醫時,應該主動告訴醫生以前用過什么藥,現在正在用什么藥,用這些藥物治療時出現過哪些反應,這些有助于醫生選擇藥物,在確定治療方案時能全面考慮,揚長避短。如以往使用某藥出現過敏反應,醫生就會避開在化學結構或性質上雷同的藥物而另選它藥,以防止再次出現過敏反應;又如曾使用某藥確實無效,醫生即會考慮另選有效藥物治療。
混淆“補”與“治”的界限,當今,“補”字的含義既含混又復雜,各種“健”字號保健品、飲料、滋補劑紛至而來,加之這些商品廣告經常夸大其詞地過分渲染,使得某些患者以“補”代藥,生病時首先想到的是“補”,而不是積極問醫求藥,從而延誤疾病的診治。就現代醫學觀點而言,某些經科學驗證的滋補劑,應是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調節劑,對某些疾病能起到生物調節的功能,在治療過程中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因此,選用補品要適當。
任意改變用藥劑量身受病痛折磨的人常常操之過急,誤以為增加用藥劑量或次數會增強藥效。一般說來,在一定范圍內藥物劑量(或血藥濃度)的增加,藥效亦隨之而增強,但這種藥物的劑量與效應關系是有限制的。當給藥后,血藥濃度隨給藥次數增多而緩慢上升,當升至最大效應時,如果再增加用藥的劑量,則效應不變。因此,當藥物的血藥濃度已到達最大效應,就無必要再無限制地增加藥量。否則,不僅療效不會增加,反而會產生毒副反應。此外,從開始用藥到達到最佳血藥濃度,常需多次給藥逐步累積,任意增加給藥次數或改變給藥方案,都會擾亂或破壞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和效應的發揮,給治療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病人用藥時,必須遵守醫生醫囑,按一定的劑量和次數給藥。
-
男性補腎必須要知道的3大誤區其實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在平時的時候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補腎,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男性補腎,必須要知道的三
-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誤區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我們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在,工作學習或者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誤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
-
女性健康不容忽視!常見保健誤區你中了幾條?現在關于健康都是大家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在現在高壓的生活和工作中,更是要重視健康問題。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女性
-
健身誤區有哪些健身對身體好處比較多,可以起到防止多種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多種養生保健的功效,建設應該要注意健身誤區,應該要掌握建設的正
-
高血壓患者飲食誤區有哪些高血壓患者應該要健康,科學飲食需要及時調整飲食結構,高血壓的人群應該要控制鹽的攝入量,平時可適量喝酒,但是不能大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