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風濕病的妙招
由于風病多是由感冒失治誤治、反復發作,或大病、手術、產后調養不當所致,筆者大膽應用中醫理論的“反治法”,根據患者畏風的癥狀,在針刺相應穴位的同時加以風扇(采用鵝翎制作),從而收到了“以風治風”的療效。 對于風病的治療,采用中醫的針灸配合中藥方藥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針灸療法:前面取穴百會、太陽(雙)、曲池(雙)、合谷(雙)、中脘、足三里(雙),常規消毒針刺,平補平瀉,用鵝翎扇扇3分鐘,起針在相應的穴位上拔火罐。后面取穴風府、啞門、大椎、身柱、至陽、命門、腰陽關,常規消毒針刺,平補平瀉,用鵝翎扇扇3分鐘,起針在相應的穴位上拔火罐。
中藥內服方:二花15g、連翹15g、元參15g、生地15g、丹皮10g、炒梔子10g、石膏20g、知母10g、桂枝10g、赤芍10g、黃芩10g、黃連6g、淡竹葉9g、板藍根30g、黨參10g、白術10g、陳皮10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通過臨床發現,風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齡最小的9歲,最大的76歲,病程最短為3個月,最長達22年,且所有病例均畏風(主證),兼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倦怠、四肢酸楚、背沉乏力、手足長垢等癥狀。同時,表現為面色無華或潮紅,舌質淡或絳紅,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沉細無力或數,但各種臨床檢查均正常。有的患者甚至伏天外出也要穿棉衣。
經過每日一次的針灸治療,讓患者穿季節正常衣服,外出行走一公里不畏風。通過療效觀察,對于風病的療效判斷,患者若自覺癥狀完全消失,隨診無復發,為痊愈;若經治療,患者偶有輕微畏風為顯效;若仍覺畏風但較前程度減輕為有效;若連續治療5次依舊畏風為無效。
針灸療法:前面取穴百會、太陽(雙)、曲池(雙)、合谷(雙)、中脘、足三里(雙),常規消毒針刺,平補平瀉,用鵝翎扇扇3分鐘,起針在相應的穴位上拔火罐。后面取穴風府、啞門、大椎、身柱、至陽、命門、腰陽關,常規消毒針刺,平補平瀉,用鵝翎扇扇3分鐘,起針在相應的穴位上拔火罐。
中藥內服方:二花15g、連翹15g、元參15g、生地15g、丹皮10g、炒梔子10g、石膏20g、知母10g、桂枝10g、赤芍10g、黃芩10g、黃連6g、淡竹葉9g、板藍根30g、黨參10g、白術10g、陳皮10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通過臨床發現,風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齡最小的9歲,最大的76歲,病程最短為3個月,最長達22年,且所有病例均畏風(主證),兼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倦怠、四肢酸楚、背沉乏力、手足長垢等癥狀。同時,表現為面色無華或潮紅,舌質淡或絳紅,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沉細無力或數,但各種臨床檢查均正常。有的患者甚至伏天外出也要穿棉衣。
經過每日一次的針灸治療,讓患者穿季節正常衣服,外出行走一公里不畏風。通過療效觀察,對于風病的療效判斷,患者若自覺癥狀完全消失,隨診無復發,為痊愈;若經治療,患者偶有輕微畏風為顯效;若仍覺畏風但較前程度減輕為有效;若連續治療5次依舊畏風為無效。
相關文章
-
女人如何去除濕氣?濕氣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濕氣不僅會引起身體水腫問題,還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對于濕氣重的女性應采取合適的方法來祛除體內
-
身體濕氣重有哪些表現?有什么癥狀身體濕氣重會出現舌苔發厚的現象,還會有身體乏力的問題,濕氣重會引起大便異常時,體重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現象,也會出現腹瀉及關
-
女性氣虛吃什么好?5種常見食物補氣女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現氣虛問題,氣虛會引起身體衰弱,還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紅棗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況,
-
腎虛如何自我調理?中醫調理腎虛腎虛會引發身體不適,還會引發多種健康隱患,腎虛可以通過中醫進行調理,平時也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能改善腎虛問題,
-
女人腎虛有哪些表現?女人腎虛會有身體乏力的現象,還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腎虛會引起失眠,多夢還會出現情緒煩躁的問題,腎虛的人會出現眼瞼浮腫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