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治療白癜風?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性表皮色素脫失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白癜”或“白駁風”,在皮膚上可出現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白斑,邊界清晰,邊緣色素較深。近代研究表明,白癜風除皮膚外,還會累及眼、耳等,該病發生于任何年齡、性別和人種,其中以20~30歲的青年人為多見,一般人的發病率約0.5%到4% ,近年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白癜風好發于皺褶及暴露部位,易診斷難治療,且影響美觀。目前,國內外均缺乏較為滿意的療法,然而中醫對此病的論述及治療已有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在白癜風的治愈率上有較好的療效,現就近10年來有關中醫治療白癜風情況綜述如下:
中醫治療:
一、內外合治法
中醫通常用辨證論治的方法治療白癜風。一般來說,由于患者各自的體質不同,引起白癜風的病因各異,因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1、補益氣血法
病人氣血虧虛,兼風邪外襲,營衛失和。多屬白癜風穩定期,主要表現為白斑淺淡,伴神疲乏力,面色晃白,舌質淡,脈沉細而澀。
治宜補氣益血,兼祛風和血。
[1] 商氏等用自制消白方Ⅱ號(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10克,茯苓20克,丹參2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防風10克,白蒺藜20克,何首烏20克,砂仁6克,白扁豆10克,山藥1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日服2次。兒童用量酌減。白斑發生于面部者,加柴胡10克或白芷10克,頭部加羌活10克或川芎10克,項背部加葛根20克;腰部加續斷10克;上肢加姜黃10克;下肢加牛膝10克;泛發者加威靈仙10克;進展期者加烏梅、五味子各10克等等,同時配合外搽氮芥酒精或補骨脂酊,每日2~3次。共治84例白癜風患者,痊愈17例,總有效率為78.57%。
2、補益肝腎法
病人肝腎陰虛,兼氣血失和,肌膚失養。病程較長,白斑局限或泛發。毛發變白,皮膚干燥,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紅少苔,脈細弱。
治宜補益肝腎,活血祛風。
[2] 于氏采用內服中藥與局部外用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內服自擬“滋補肝腎消白湯”(當歸、赤白芍、生熟地、川芎各10克,女貞子、補骨脂、生黃芪各15克,何首烏、白蒺藜、黑芝麻各30克,柴胡、防風、白術、枸杞、菟絲子、紅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兒童用量減半。面部白斑酌加白芷10克或川芎10克,頭部白斑加羌活10克或槁本10克,頸背部白斑加葛根10克,腰腹部白斑加川斷10克,上肢白斑加桑枝10克或桂枝10克,下肢白斑加牛膝10克或獨活10克,泛發性白斑加威靈仙12克,進展期白斑加烏梅10克、五味子10克等。外用藥選擇使用復方補骨脂酊、烏梅酊或氮芥酊局部外擦,每日2~3次。治療90例白癜風患者,痊愈19例,顯效40例,有效21例,有效率88.8%。
[3] 邢氏等以“補腎活血祛風湯”(制首烏30克,黑芝麻、白蒺藜、熟地、生地各20克,當歸、白芍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川芎15克,黃20克,防風12克,麻黃6克,補骨脂15克,荊芥12克,桑椹子20克,浮萍12克,丹參20克,旱蓮草30克)治療白癜風36例,總有效率達75%。
[4] 王氏用“祛風清斑湯”(黑芝麻30克,黑桑椹、補骨脂各20克,當歸、丹參、白蒺藜各15克,首烏20克,紅花10克,防風、川芎各15克)結合外用方(金錢草20克,補骨脂30克,紅花10克,白蒺藜20克,冰片2克,用白酒500克,浸泡一周后外用,每日早晚兩次外擦皮損部位,適當摩擦,增加日照,以出現明顯紅斑水皰為度)治療白癜風41例,總有效率68%。
-
女人如何去除濕氣?濕氣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濕氣不僅會引起身體水腫問題,還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對于濕氣重的女性應采取合適的方法來祛除體內
-
身體濕氣重有哪些表現?有什么癥狀身體濕氣重會出現舌苔發厚的現象,還會有身體乏力的問題,濕氣重會引起大便異常時,體重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現象,也會出現腹瀉及關
-
女性氣虛吃什么好?5種常見食物補氣女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現氣虛問題,氣虛會引起身體衰弱,還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紅棗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況,
-
腎虛如何自我調理?中醫調理腎虛腎虛會引發身體不適,還會引發多種健康隱患,腎虛可以通過中醫進行調理,平時也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能改善腎虛問題,
-
女人腎虛有哪些表現?女人腎虛會有身體乏力的現象,還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腎虛會引起失眠,多夢還會出現情緒煩躁的問題,腎虛的人會出現眼瞼浮腫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