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慢性鼻炎 中醫的方法多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癥。表現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腫脹,稱慢性單純性鼻炎。若發展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稱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鼻炎的診斷要點
1、單純性:以間歇性兩側交替性鼻塞為主要癥狀。雙下甲充血腫大,用血管收縮劑后能縮小。
2、肥厚性:鼻塞較重,多為持續性。下鼻甲組織增生肥厚,對血管收縮劑不敏感。
慢性鼻炎中醫治療
一、辨證選方
1、外感風寒
治法:疏風散寒,辛溫通竅。
方藥:蒼耳子散(《濟生方》)加減。蒼耳子9g,辛夷9g,羌活9g,防風9g,藁本9g,川芎9g,白芷15g,細辛3g,升麻9g,本通6g,甘草6g。咳嗽重者加紫苑,款冬花;挾濕者加藿香,佩蘭。
2、外感風熱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通竅。
方藥:桑菊飲(《溫病條辨》)合蒼耳子散加減。菊花12g,桔梗9g,連翹9g,杏仁9g,薄荷9g,桑葉9g,蒼耳子9g,白茫15g,黃芩9g,甘草9g。咽痛者加射干,馬勃;涕黃帶血者加生地,銀花。
3、肺脾氣虛,邪滯鼻竅
治法:溫肺益氣,祛風通竅。
方藥:溫肺止流丹(《瘍醫大全》)加味。人參9g,黃茂15g,白術9g,炙甘草9g,細辛3g,白芷5g,蒼耳子9g,魚腦石15g,桔梗9g,訶子6g。
4、脾氣虛,邪滯鼻竅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通竅。
方藥:參苓白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味。黨參9g,茯苓159,白術9g,淮山藥30g,炒扁豆9g,蓮子15g,薏苡仁30g,石菖蒲9g,蒼耳子9g,陳皮9g,濕重者加澤瀉,車前草;有寒象者,加荊芥、細辛。
5、邪毒久留,氣滯血瘀
治法:調和氣血,行滯化瘀。
方藥:當歸芍藥湯(廣州中醫學院編《中醫耳鼻喉科學》)加味。當歸12g,赤芍15g,川芎9g,桃仁9g,紅花9g,地龍9g,辛夷花9g,白菊花12g,薄荷9g,黃芩9g,茯苓15g,澤瀉12g,白術9g,甘草6g。肺氣虛者加黃芪,訶子;熱重者加黃芩、貝母;頭痛者加白芷,藁本,蔓荊子。
二、其他療法
(一)、外治
1、滴鼻:①辛夷花滴鼻液:辛夷花100g,水煎一次余300ml,去渣,過濾,加入適量防腐劑,裝瓶備用,日3次,每次1~2滴。(《中醫耳鼻喉科學》廣州中醫學院編)。②復方鵝芩滴鼻液:鵝不食草90g,黃芩90g,金銀花90g,辛夷90g,白芷90g,川芎60g,細辛45g,甘油300ml,配制成1000ml液體,瓶裝滴鼻。
2、碧云散吹鼻:每日3~4次。碧云散(《醫宗金鑒》):鵝不食草、川芎、細辛、辛夷花、青黛共研細未。
慢性鼻炎針灸治療
體針
(一)、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百會、合谷
配穴:風池、上星、尺澤、列缺、通天、攢竹
電針
(一)、取穴
主穴:合谷、內關、足三里、內庭
配穴分為2組:1風池;2第一二頸椎下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內分泌、肺、脾、腎、外鼻
(二)、治法
上穴均取,僅選一側,兩耳交替用膠布各貼壓1粒白芥子于穴上,并囑患者用手按揉各穴,每次每穴按揉20圈至局部脹而微痛為度。日行4次,每日換貼1次,7日為一療程。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陽白攢竹魚腰;2四白迎香
-
女人如何去除濕氣?濕氣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濕氣不僅會引起身體水腫問題,還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對于濕氣重的女性應采取合適的方法來祛除體內
-
身體濕氣重有哪些表現?有什么癥狀身體濕氣重會出現舌苔發厚的現象,還會有身體乏力的問題,濕氣重會引起大便異常時,體重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現象,也會出現腹瀉及關
-
女性氣虛吃什么好?5種常見食物補氣女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現氣虛問題,氣虛會引起身體衰弱,還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紅棗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況,
-
腎虛如何自我調理?中醫調理腎虛腎虛會引發身體不適,還會引發多種健康隱患,腎虛可以通過中醫進行調理,平時也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能改善腎虛問題,
-
女人腎虛有哪些表現?女人腎虛會有身體乏力的現象,還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腎虛會引起失眠,多夢還會出現情緒煩躁的問題,腎虛的人會出現眼瞼浮腫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