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糖尿病的四大殺手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血糖、血壓、血脂、血黏是糖尿病患者的四大殺手,想要擺脫糖尿病的困擾,就要打敗上述四大殺手,下面就來聽聽中醫是如何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血黏的。
控血糖
國外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研究發現,對1型糖尿病來說,控制好血糖可使視網膜病變減少76%,蛋白尿早期腎病減少39%,臨床腎病減少54%,神經病變減少60%。對2型糖尿病來說,控制好血糖能減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16%,視網膜病變減少21%,糖尿病腎病減少33%。怎么控制好血糖?不外乎是駕好糖尿病教育與心理治療、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糖尿病監測五套馬車,使血糖維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具體地說,要使空腹血糖<140mg/dl(7.8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180mg/dl(10.0mmol/L),而又不發生低血糖【新版糖尿病診斷標準是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
穩血壓
高血壓與糖尿病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血糖高、血脂不正常、血黏也高,再加上高血壓,血管進一步收縮變窄,很容易發生阻塞或出血。阻塞的結果就是腦血栓、腦梗塞、心絞痛、心肌梗死、下肢潰爛,結果不言而喻。血管破裂出血則可導致腦溢血、突發雙目失明等。高血壓還能使尿蛋白增多,腎臟功能急劇惡化。糖尿病患者應經常監測自己的血壓。第一次看病時,糖尿病病人必須量血壓,如果高,下次就醫時必須復查血壓,即使首次就診血壓不高,每3個月也必須監測血壓1次。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壓藥之前,必須注意生活習慣的改善,包括多進高纖維低脂少鈉飲食、減肥、忌煙酒等,如果采取這些措施后血壓仍高于140/90mmHg時,應立即服用降壓藥。如果他們用了藥血壓還高,那就一律要換藥或者加藥,務必使血壓至少穩定在低于140/90mmHg的水平。
調血脂
糖尿病患者血脂容易不正常,主要表現在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該低不低,高密度脂蛋白該高不高,結果造成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病增多,嚴重者造成患者死亡。此外,血脂異常癥患者肥胖、高血壓、痛風、肝膽及胰腺疾病的發生率也增高,必須加以防治。血脂異常癥的主要預防方法,是減少食物中總熱量特別是高糖、高甘油三酯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戒煙并少飲酒,增加體力活動,避免或者逆轉肥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減肥和調脂十分重要。另外,定期查體以及早發現并有效治療血脂異常癥也是重要的一環。當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還不能使血脂基本正常時,則應采用藥物治療。
降血黏
影響血液黏稠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血細胞因素(如紅細胞數量、大小和形態,血小板功能),血漿因素(如血漿蛋白質、血糖、血脂、纖溶活性)以及血管因素(如血管長度、口徑和血管內壁黏稠度)。這三方面出現障礙,血液黏稠度長期處于增高狀態時,可發生高黏滯血癥,簡稱高血黏。高血黏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血液瘀滯、供血不足、血管損傷、局部缺氧缺糖和酸中毒,最終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經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所以也不得不防,不得不治。高血黏的防治可用飲食療法,清淡、低脂、低糖飲食,多吃魚肉、瓜菜、黑木耳、蒜、茶等有利降黏。適當鍛煉也可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黏。高血黏者必須戒煙,因為吸煙可使血管收縮,血黏加重。如果采用了這些措施后高血黏的問題還不能解決,就應該采取藥物療法。首先要降糖、降壓、調脂以利于降黏,同時還應使用有降黏作用的中西藥物,使血液的黏稠度保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
-
女人如何去除濕氣?濕氣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濕氣不僅會引起身體水腫問題,還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對于濕氣重的女性應采取合適的方法來祛除體內
-
身體濕氣重有哪些表現?有什么癥狀身體濕氣重會出現舌苔發厚的現象,還會有身體乏力的問題,濕氣重會引起大便異常時,體重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現象,也會出現腹瀉及關
-
女性氣虛吃什么好?5種常見食物補氣女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現氣虛問題,氣虛會引起身體衰弱,還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紅棗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況,
-
腎虛如何自我調理?中醫調理腎虛腎虛會引發身體不適,還會引發多種健康隱患,腎虛可以通過中醫進行調理,平時也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能改善腎虛問題,
-
女人腎虛有哪些表現?女人腎虛會有身體乏力的現象,還會有手腳冰涼的問題,腎虛會引起失眠,多夢還會出現情緒煩躁的問題,腎虛的人會出現眼瞼浮腫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