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里的幾大誤區 你知道嗎
中醫里的食療法,就是利用食物進行防病治病,或促進病體康復,是以食品的形式來具體應用。它既不同于藥物療法,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別。但是你可能不小心就掉進了中醫食療里的幾大誤區誤區,下面就由尋醫問藥中醫頻道來為你介紹中醫食療里的幾大誤區。
中醫食療里的幾大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會認為藥補不如食補,特別是對于某些難治愈的慢性疾病,所以人們常常認為食療對于病人是最好不過的。但是由于現代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都想追求效率,然而事實上食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們就會掉進誤區里。
誤區一:藥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食物、保健品和藥物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它們的“效力”不一樣。
食物性質平和,其中含藥性成分少,這樣才可以作為食物日常食用。如果一種食品吃幾天就讓人感覺血脂、血壓明顯變化,這種東西能成年累月吃嗎?敢隨便多吃嗎?事實上,越是“效用”明顯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對待,不能過量,不能吃錯了體質。所謂飲食養生改善體質,通常都是長期食用才會明顯見效,而很少是三天兩天就有明顯效果。
誤區二:只要是食療就安全無毒
很多人熱衷于“食療”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食物安全,心理上好接受。其實,那些所謂“藥食兩用”的食物之所以有治療效果,正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藥效成分。無論是食物還是藥物,只要其中的藥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這就是毒理學的基本原則:劑量決定毒性。
比如說,每天喝2兩綠豆煮的湯屬于正常食物;但喝3斤綠豆煮的水,就變成了藥物。因為是正常濃度的15倍。即便是水,喝得足夠多都會導致死亡,更不要說生茄子中還有茄堿這種毒素,就是土豆發芽時產生的毒素,生茄子吃的量大了之后,就和吃發芽土豆一樣危險。
所以說,只要是食療就安全無毒的說法,并不能夠成立。
誤區三:什么人都可以用同樣的食療方子
很多自封的專家都喜歡冒充中醫,大談傳統養生和食療。其實,真正的中醫都是要辨別體質之后才下藥的,而且藥物配伍也要非常仔細地調勻寒熱,而絕不可能像“大師”們那樣給所有的人都開一類方子。僅就這一點,已經足以判斷他們不是有資質的中醫。
誤區四:營養學就是食療的學問
食療是我國傳統療法之一,形式為飲食,但并不拒絕加入各種藥材。從食療的書籍來看,很多都是添加中藥材的,至少也要用藥食兩用的食材。至于雞湯或大米之類,主要是作為載體來使用的。
營養屬于預防醫學,它主要關心的是如何通過平衡的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來維持健康,并減少患各種疾病的風險。營養學也關心如何通過飲食和生活調整來控制慢性疾病,比如如何控制血糖、血脂等,如果做得好,長期來說有可能逆轉疾病指標,減少藥物用量或者甚至停藥。但這種飲食調整都不是依賴一兩種食品的,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誤區五:慢性病可以用偏方治愈
按西醫的說法,慢性病都是多因素疾病,而且終生無法治愈。這話顯得很客觀,但聽起來不太爽,遠遠不如一個偏方搞定的說法那么讓人心情愉快 .但是糖尿病也好,高血脂也好,在很大程度上的確是吃出來的,也的確可以用飲食的方法令其明顯改善,不過這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些吃出來的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等,毫無例外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長期營養失調的結果,怎么可能指望用一種食物十天八天就治好呢?要想解決問題,當然是要全面改變飲食習慣,平衡營養,增加運動,調整起居,消除病因。只要能堅持健康生活,這些“吃出來的病”自然會逐步改善。
以上就是尋醫問藥中醫頻道為你介紹的中醫食療里的幾大誤區,其實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完全不夠的,還要結合運動鍛煉,調整起居問題才能真正的保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希望能幫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
朋友圈傳遍的夏季養生常說生命是革命的本錢,人人都應當把健康放在人生的第一位,都應當把養生作為人生的重要內容,若想老的慢,夏季養生很關鍵。
-
關于雀斑的小妙招就差這一步臉上有斑可真是一件很煩心的事!首先我們要少生氣多養生。
-
最傷男人生育能力的行為 你碰了幾個?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對于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說生育能力危害的話,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多的危害的,那么最傷害我
-
如何趕走腎虛 3個妙招輕松達到目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都會出現腎虛。腎虛的疾病也是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安全,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也是
-
補脾健脾吃這些食物大家都知道,脾胃虛的情況下,他們肯定會引起身體特別不舒服的,那么多女性出現一些脾胃虛弱的一個時候,到時候到底什么樣癥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