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身體虛弱 不妨試試喝湯進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那么三伏天該如何養生呢?這是大家都關心的一個話題,對于廣東人來說,煲湯是每個家庭主婦必修課,喝湯進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么廣東老火湯有哪些養生的功效呢?有哪些經典的養生靚湯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盛夏三伏,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一段時間。即使臺風剛過,天氣依然潮濕、悶熱,使人容易脾虛胃弱,食欲不振,有些疲乏,所以喝湯成了人們最適合的飲食方式。廣東人喝湯喝的是老火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被稱為“靚湯”。
也許有人認為老火湯喝了要上火,不適合夏天喝。其實不然,只要你選對食材,老火湯一樣能驅除暑熱和濕毒,讓你胃口大開,寧神靜心。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具體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個要點: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新鮮干凈、補水養生。所以喝湯要選則消暑祛濕的食材,還要搭配當季收成的蔬菜瓜果。
老火湯中一般有四種肉類食材最常見:龍骨、肋排、扇骨、小排。另外豬腱肉、老鴨、乳鴿、鵪鶉也非常適合夏季煲湯使用。海鮮類:蛤蜊、鯽魚、鮑魚、魷魚干、淡菜、干貝為宜。蔬果類:常用的有冬瓜、苦瓜、節瓜、玉米、荸薺、山藥、鮮百合等。藥膳調味類:蓮子、薏米、芡實、竹蓀、蜜棗、生地、雞骨草、金銀花、霸王花、土茯苓等。
老火湯的滋補狀態與湯料和氣候是成正比的。雞骨草煲豬橫脷,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雞骨草性微寒味甘、淡,清熱利濕、舒肝止痛。豬橫脷性味甘、平,補脾、潤燥。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老鴨冬瓜湯,將薏米、蓮子、冬瓜和老鴨同煲,清熱、祛濕、滋補,適合盛夏清補的靚湯。蛤蜊苦瓜湯,不僅完全感覺不到苦瓜的苦,湯清澈且甘甜,有去火的功效。
鯽魚生地、土茯苓湯,口感清甜,常喝此湯能清熱涼血、解毒利濕。菜干羅漢果豬骨湯,清潤可口,功效是消燥除熱、下氣消食。扁豆、薏米煲雞腳,味道鮮甜,有健脾祛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霸王花性味甘、涼,用它和豬肺、豬骨或豬展肉煲湯,具有清心潤肺、消暑解熱的作用,是極佳的清補湯料。五指毛桃豬骨湯,五指毛桃有健脾胃、祛濕困的功效,以它入湯,味道清潤可口,有清熱祛濕的功效。
煲湯雖被稱作廚房里的功夫活,但并不是因為它在烹制上很繁瑣,而是因為需要的烹調時間長,有些耗功夫。事實上,煲湯并不難,只要原料調配合理,將原料放入煲中,等沸騰后,小火慢煲即可,火候掌握在湯開著就可以,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三煲四燉(廚師俗語:煲一般需要兩三小時,燉需要四小時),放在火上慢慢煲即可。
煲湯的時間長是一個方面,還應該注意以下五忌:一忌中途添加冷水,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蛋白質不易溶解,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二忌早放鹽,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影響湯色;三忌過多地放入蔥、姜、料酒等調料,以免失去原汁原味;四忌過早過多地放入醬油,以免湯味變酸,顏色變暗;五忌讓湯汁大滾大沸,以免肉中的蛋白質分子運動激烈使湯渾濁。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