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多數患者因為肌瘤比較小,沒有什么癥狀,因此未能發現,大多數人是在婦科檢查中才被發現的。子宮肌瘤的發病年齡一般是年齡為35~50歲之間,可是近幾年子宮肌瘤在未婚女性當中也不少見。子宮肌瘤常與下列4種疾病相鑒別:
一、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的婦女,半數以上伴有繼發性劇烈的漸進性痛經,常有原發性或繼發性不孕。但很少超過2~3個月妊娠子宮。如伴有子宮以外子宮內膜異位癥,有時可在后穹窿觸到痛性小結節。此外還可試用孕激素治療,觀察其效果,以資鑒別(參閱子宮內膜異位癥章)。但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病者也不少見,約占肌瘤的10%左右。C超檢查更有助于鑒別。其他無癥狀者,或B超未查出,則往往在手術切除標本的病理學檢查始能明確。
二、卵巢腫瘤
漿膜下子宮肌瘤與實質性卵巢瘤,肌瘤有囊性變者與囊性卵巢瘤而張力很大者或卵巢瘤與子宮發生粘連者,在鑒別上存在一定困難。應詳詢月經史及腹部包塊生長速度(惡性卵巢瘤較快),仔細做婦科檢查,因腹壁緊張婦科檢查不滿意者,可借助于麻醉藥品或止痛劑下檢查。檢查包括肛診,注意子宮體能否與腫塊分離,并可用子宮探針測量宮腔長度及方向。綜合病史、檢查加以分析。在鑒別有困難時,還可以肌肉注射催產素10單位,注射后腫塊有收縮者為子宮肌瘤,否則為卵巢腫瘤。大多數情況下,均可通過B超顯象檢查相區別。但有的須在手術中方能確診。
三、宮內妊娠
在妊娠前3個月,個別孕婦仍按月有少量流血,如誤認為月經正常來潮而子宮又增大,往往錯診為肌瘤。應詳細追問以往月經史(包括量的多少),有無生育史,年齡多大(年青的肌瘤機會更少);還應注意有無妊娠反應。如為妊娠,子宮增大符合月經減少的月份;肌瘤者子宮較硬。此外妊娠者外陰、陰道著紫藍色,子宮頸柔軟,乳房脹感,乳暈外可出現次暈。妊娠達4個月以后,可感胎動或聽到胎心音,用手探觸可感到子宮收縮。除病史、體征外,還可做妊娠試驗或B超顯象檢查來鑒別。
過期流產伴有不規則陰道流血,尿妊娠試驗呈陰性反應,易誤診為子宮肌瘤。但過期流產者有停經史,曾有妊娠反應,子宮形態正常。行B超檢查,一般可確診。必要時可行診刮鑒別。
子宮肌瘤可以合并妊娠,也必須想到,否則或漏診妊娠或誤診為葡萄胎。以往如曾查到肌瘤,目前又有早孕史和體征,而子宮大于停經月份,無陰道流血,孕試陽性,則診斷當無困難。但以往未經確診者,應詳細詢問月經是否過多,有無不孕史。檢查時注意子宮有無肌瘤突出,必要時可嚴密觀察。如為葡萄胎,則停經后常有少量陰道流血,而腹部包塊在短期內長大,妊娠試驗陽性且滴定度高;B型超聲檢查葡萄胎呈雪片狀特有波型。
四、子宮肥大癥
此癥也引起月經過多,子宮增大,易與小的壁間肌瘤或宮腔內粘膜下肌瘤混淆。但子宮肥大癥常有多產史,子宮增大均勻,無不平結節,子宮增大常在2個月妊娠左右,探測宮腔無變形,亦不感覺有腫塊存在。B超檢查見不到肌瘤結節。
以上為您介紹的是易于子宮肌瘤混淆的四種疾病,希望您積極檢查診斷,早日治療,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