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性刮宮是婦科最常用的簡便易行的輔助診斷方法。探查了解宮腔情況,并刮取內膜作病理化驗是其基本要求。行診斷性刮宮時探查宮腔深度、方向、有無變形及黏膜下肌瘤,協助陰道檢查確定肌瘤位置及其對宮腔的影響。前壁肌瘤突向宮腔時子宮探針進入方向先偏后,反之若來自后壁的肌瘤則探針進入先向前,前進時有爬坡感,越過突起部分才能達到宮底部。刮宮時應體會宮壁是否平滑,宮底部有無突起及腫物滑動,但小的黏膜下肌瘤卻易被滑過而漏診,這是診斷性刮宮的不足。
巨型宮頸肌瘤宮頸部被拉長,可達10cm以上,子宮被高舉,雖宮腔大小無改變,有時探針須進入15cm方可達宮底,這類子宮肌瘤探查宮腔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經驗的醫師來操作,邊探邊分析方可得到正確的判斷。診斷性刮宮另一要求是了解子宮內膜病理性質。對年輕婦女的子宮內膜癌往往是在常規診斷性刮宮后發現。因此,子宮肌瘤術前應將診斷性刮宮列為常規。
子宮肌瘤診斷標準:
1、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下腹可出現硬塊,少數有疼痛及壓迫癥狀,或伴盆血。
2、子宮增大,質硬。
3、探測宮腔增長或變形。
4、診刮時宮腔內觸及凸起面。
5、B型超聲及/或子宮鏡檢查可協助診斷。
女性朋友一定要將自己的身體健康重視起來,而且隨著婦科疾病的頻發,婦科腫瘤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因此預防診斷及治療子宮肌瘤是刻不容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