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應該及時到醫院看看,這種習慣正在被網絡的飛速發展而打破。如今有很多人生病后,第一選擇不是去醫院,而是在網上尋醫問藥,覺得這樣省事更直接。但是很多人盲目用藥,導致病情惡化。拿痔瘡為例,很多痔瘡患者都是拖到很嚴重了才到醫院就診,那么對于痔瘡,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下面就來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
很多痔瘡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出現便血等癥狀,以為是痔瘡又犯了,于是在網上查查,看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網上對于便血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擦痔瘡膏、中藥治療,也有建議用些栓劑藥物,可試過之后也沒有什么效果。實在沒有辦法到醫院就診,被確診為不僅患有痔瘡,而且還患有肛裂、肛周膿腫、直腸脫垂等其他毛病。
對此,專家表示,生活中有很多肛腸疾病的“烏龍”患者,上網查詢了相關資料,再把癥狀往自己身上套,有時候自己嚇自己,有時候又覺得不是什么大問題,這種方法極不可取。因為每種疾病都有很多癥狀表現,相同的癥狀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病,醫生需要詳細詢問癥狀特點、發病時間、起因等等。專家還強調,對于痔瘡,醫生還需要借助儀器設備檢查發病的位置,根據結果也只能是懷疑某種疾病,還不能確定,且術業有專攻,有些模棱兩可的病情,還需要找有經驗的醫生會診。若對病情忽視,盲目上網求醫,一些看似不太嚴重的癥狀可能是直腸惡變的警報。
在肛腸疾病中,便血是常見的癥狀,很多人單純的以為這就是痔瘡發了,殊不知肛裂、肛竇炎、潰瘍性腸炎、直腸癌等都會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其中腸道腫瘤早期表現出來的唯一癥狀就是便血,若誤診誤治,在網上找偏方等等,只會讓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最后,專家表示,很多癥狀不一定看得出來,需要科學檢查后才能確診,然后根據醫囑采取正確的治療方式,疾病才能得到徹底的康復。因此,一旦出現便血、腫物脫出、肛門下墜感、大便習慣改變、腹瀉等癥狀,患者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