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蛋白、潛血這一慢性腎炎的臨床表征一出現,激素便作為治療慢性腎炎的首選藥物大量應用。應用之初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短期內便使蛋白、潛血消失。往往因一場感冒會前功盡棄,腎功能不全在慢性腎炎病情反復中出現,并開始出現激素的副作用表現。
自腎臟纖維化理論應用到慢性腎炎的臨床中后,腎病專家發現,只有受損的功能腎單位得到修復,其功能得到提高,使腎臟功能得以恢復,才能達到治療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的目的。要達到以上目的就必須借助中藥固本復腎。但激素暫時緩解體內炎癥性反應,控制病情進展的作用,仍不可忽略。
考慮到長時間應用激素,會使其副作用迭加正作用相減的不利影響。經腎病專家研究證實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性藥物的聯合應用,能多靶點、全方位地對各病灶進行逐一清除,起到抗炎短期控制病情進展的目的。
此外,結合中藥有效成分保腎治療,通過中藥有效成分所具有對炎癥性因子滅活、對已形成的細胞外基質降解,修復腎臟受損細胞等功效抑制腎臟纖維化的進程。同時,中藥有效成分擴張血管,增加全身有效血流灌注量還能減少藥物在腎內的停留時間,減小藥物的腎毒性。
抗原與抗體引發腎臟纖維化的進程
眾所周知,慢性腎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它是體內抗原與抗體產生與分解的不平衡所引起的一組炎癥性反應過程。以下分述為抗原與抗體是如何引起炎癥反應。抗原進入機體后選擇性地刺激免疫系統所發生的一系列復雜過程,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過程相當復雜,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大體上可以分為3個階段:
(1)感應階段:當顆粒性抗原進入機體后,由巨噬細胞和大單核細胞等通過吞噬、吞飲和吸附作用攝取抗原。經過處理后的抗原,傳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傳遞給B細胞;有些抗原可以不經過T細胞直接傳遞給B細胞。
(2)淋巴細胞分化和增殖的階段:當B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就開始一系列的分化和增殖,先轉化為漿母細胞,再增殖分化成為能合成并分泌各種抗體的漿細胞;T細胞被抗原激活后,轉化為淋巴母細胞,再轉化增殖成為具有免疫效應的致敏淋巴細胞。
(3)效應階段:是漿細胞合成并分泌抗體、致敏淋巴細胞分泌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可溶性因子,產生免疫功能的階段。在其免疫反應中,抗體與抗原結合產生大量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臟。
沉積在腎臟的免疫復合物使腎臟局部缺血、缺氧,造成了內皮細胞的損傷,致使其吸引血液中的炎癥性細胞浸潤,并釋放出致病的炎性介質,從而啟動了腎臟纖維化進程。
激素治療慢性腎炎的作用原理
激素主要是通過抑制免疫細胞:巨噬細胞、B細胞、免疫母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使機體的免疫反應受到抑制,從而起到減少免疫復合物沉積對固有細胞的損傷。同時,糖皮質激素也能平衡多糖合成與降解的平衡,保護細胞間基質;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抑制血小板因子的活性,減少致腎毒性因子的合成與釋放,起到抗炎的作用。對于短期尤其是在急性活動期的慢性腎炎,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進展。
但糖皮質激素并不針對因炎癥性反應導致的腎臟功能細胞的病理改變,如:系膜細胞增生,系膜基質增多,腎小球的基底膜發生改變等,腎小球纖維化、硬化發揮治療作用。因此,腎臟纖維化的進程仍在繼續,并隨著一系列致腎毒性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的產生與釋放加重對腎臟的損傷。
此外,不規律應用激素類藥物(隨意加減、停藥,不規律撤減等)又極易使病情反復加重,加速腎臟纖維化的進程,而使病情反復一次加重一次,增加一次治療康復的難度。并且,腎臟纖維化加速進展的過程中,由于腎臟的功能細胞的損傷甚至損害,還會出現向心性肥胖、低血鉀、水腫、高血壓等因激素導致的副作用。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的應用雖能緩解其癥狀,短期效果很不錯。但并不對受損的功能腎單位進行修復,也達不到抑制腎臟纖維化的進程的作用。相反,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還會使機體防御功能降低,易誘發各種感染及使潛在的感染病灶擴散,加速腎功能的破壞,加重腎臟纖維化的進程。
多種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藥物聯合應用
為了降低激素的毒副作用,減輕因病情反復,導致的腎臟纖維化程度加重。腎病專家發現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類藥物也可以針對T細胞與B細胞等發揮作用,減少其免疫反應。并且中小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類藥物聯合應用,對各個靶點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還可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在具體的治療中依據如下:
環孢素A作用于T淋巴細胞,抑制T淋巴細胞的免疫介導反應,減輕對B淋巴細胞的刺激;細胞毒類及FK506作用于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在減少T淋巴細胞的免疫介導的同時,抑制B淋巴細胞的增殖、增生。此外,霉酚酸酯可減少淋巴細胞增殖,使T細胞與內皮細胞的粘附減少、穿越內皮細胞的能力下降、炎癥部位淋巴細胞聚集粘附減少,減輕內皮細胞的損傷。
各種免疫抑制聯合,利于各種免疫抑制劑發揮協同作用,對各個靶點逐一進行治療。而且中小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類藥物還減小了前期使用足量激素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
經過臨床觀察,慢性腎炎采用不同的多靶點治療方案,取得了盡快緩解病情,提高腎臟臨床顯效率的作用。同時,配合中醫治療,便可以使臨床效果得到鞏固。
中藥有效成分究其根本,抓保腎
無論是激素還是其它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類藥物都是針對癥狀出發,對受損的腎臟沒有修復作用。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治療慢性腎炎就必須中西醫結合。利用西藥治癥,補充中藥見效慢的缺點,減小因中藥藥效慢而造成的腎臟組織受損。而經中藥有效成分一旦到達病灶后,中藥有效成分能擴張全身各級血管,通過增加全身的有效灌注量,為受損細胞的供血、供氧,從根本上緩解腎臟缺血、缺氧狀態,減少腎臟功能細胞繼續損傷。同時,中藥有效成還能起到以下五點作用:
1、加強細胞的代謝功能,促使受損固有細胞表型逆轉,防止其繼續受損。
2、中藥有效成分具有雙身調節免疫功能,抑制其對受損腎小球的繼續免疫介導損傷。
3、中藥有效成分對炎性介質、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一系列的致腎毒性因子的活性炎性細胞的活性滅活,減少炎性細胞的浸潤,以及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的數量,減少炎癥性反應,促使其向正常代謝功能逆轉。
4、保進肌成纖維細胞和免疫復合物凋亡,抑制其繼續合成分泌ECM。
5、增加腎臟內降解酶的生成,促使ECM降解,減少其對腎臟組織的損傷。
中藥有效成分還具有修復受損功能腎單位的功能。它可以為受損腎臟的修復提供必需的物質,使功能腎單位的功能得到恢復,進而提高腎臟的功能。在免疫抑制劑和細胞毒類藥物,多靶點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有效成分對減小藥物的副作用及保護殘存腎臟功能,抑制其纖維化的進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