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長時間的面對壓力,無法進行有效的釋放,從而最終患上了抑郁癥那種疾病,為了能夠讓自己盡快的恢復健康生活,很多患者都會積極的想要通過治療,來讓自己恢復健康,那么現在醫學對于抑郁癥的有效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心理治療
合適于急性期無消極觀念的輕中度抑郁癥、以及各類抑郁癥急性期癥狀控制后的鞏固和維持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心理治療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領悟能力,能夠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忍受治療過程中癥狀帶來的痛苦,其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但若能堅持會增加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效的預防抑郁癥的復燃復發。
物理治療
包括改良電休克(MECT)治療以及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MECT對于有嚴重消極自殺言行、抑郁性木僵患者MECT治療應是首選的治療,對于難治性抑郁癥患者可采用MECT治療。MECT治療見效快,療效好。6~10次為一療程,但電抽搐治療后仍需用藥物維持治療。 常見副反應包括短期內記憶力減退、頭痛、惡心、乏力等。
rTMS治療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治療方式,國內近年來逐漸在精神科開始應用,適合于一些難治性抑郁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合并rTMS),對于一些無消極觀念的輕中度抑郁癥適用,可以與藥物治療同時進行,但接受過MECT治療過的患者,至少MECT停用1月后才可接受rTMS治療。附表是根據不同疾病嚴重程度臨床常用治療方法的選擇。
疾病預后
大部分抑郁癥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程遷延,反復發作,所以首次抑郁發作治療及時徹底至關重要。第一次抑郁發作且經藥物治療臨床緩解的患者,藥物的維持治療時間多數學者認為需6月~1年;若為第二次發作,主張維持治療3~5年;若為第三次發作,應長期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藥物劑量多數學者認為應與治療劑量相同,亦有學者認為可略低于治療劑量,但應囑患者定期隨訪。
事實上,抑郁的心境是一種憂傷、悲哀或沮喪情緒的體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快活”。這種體驗與精神因素、軀體疾病和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有抑郁心境的人經過適當的自我調整和心理治療,可以很快地解脫出來,一旦抑郁心境持續存在,并且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發展為抑郁癥了。
抑郁癥有很大的隱匿性,這種隱匿性是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的惡魔,患者多不會主動求治,久而久之,悲觀厭世,容易走上自殺的道路。因此,當我們周圍有人出現情緒低落、愁眉苦臉、表情呆滯、懶言少動、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等表現時,應考慮到抑郁癥的可能性,應勸其盡早去看心理醫生,以便及時治療。作為現代人,需要培養良好的心態,以應對世事的變化,如遇到不解的難題,盡量跟朋友或親人“嘮叨”出來,這也是預防抑郁癥的“法寶”。
雖然抑郁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疾病也比較的容易控制啊,患者只要早發現自己患病之后,能夠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并且重視調節自己的心理,那么還是可以讓自己盡快恢復健康,融入正常人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