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來說抑郁癥這種疾病也不陌生,近些年來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精神壓力,都或多或少的患有這種疾病,但是這種疾病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就可能會給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所以大家對這種疾病的預防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具體都有哪些原因會導致人們患上抑郁癥呢!
那么,導致抑郁癥的原因有哪些?
得了抑郁癥是醫學界還是很常見的,現在各個方面的壓力的增加,很多年輕人都顯得很疲憊,有的人已經出現抑郁癥了。
1、身邊有很多的抑郁癥患者,這些患者對以后的生活要求太高了,導致現在情緒出現異常。如果回到以前,會發現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們臉上常常洋溢著平和幸福的笑容,雖然物質生活遠沒有現在豐富。沒錯,他們的生活也許單調并充滿著戒律性,也正是因為嚴謹的道德約束讓他們活得簡單明白。這些都是導致得抑郁癥的原因。
2、生活中有很多誘惑我們的東西,對奢侈生活的向往,這些想法卻是遙不可及的,這種想法會讓我們失去了自我,沒有了自我就沒有了自信,這可能是抑郁癥的病因之一。
3、生活的平衡被打亂了,懷疑與猶豫抬起頭來。而當人不想再往前看的時候,就會去回憶,去回憶最為痛苦的事,而那些都是無法解救與改變的。學會放棄,因為放棄有時比得到更是一種勇氣。
了解關于抑郁癥患者需要做到的心理準備有哪些。
(1) 重癥抑郁癥診斷解讀
防止重癥抑郁癥診斷的擴大化。抑郁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但并不是有了抑郁情緒就是得了抑郁癥。重癥抑郁癥首先一組癥狀群,不是單有某個癥狀就能診斷了;另外抑郁癥的一組癥狀需要在至少在同樣的2周內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反復出現才會考慮重癥抑郁癥的診斷;再有重癥抑郁癥需要符合一定的嚴重程度,即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2)接受抑郁癥
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國內研究顯示,有92%的抑郁癥不尋求治療,全國地市級以上非專科醫院對抑郁癥的識別率還不到20%。不少患者內心認為一旦被診斷為抑郁癥就像被戴上了精神疾病的帽子,因此抗拒到專業的醫療機構診治,其實抑郁癥就像心理感冒,不應為患了一場感冒而感到羞恥;
(3)消除顧慮
接受抗抑郁劑治療。很多患者對抗抑郁劑治療有很多顧慮。常見的顧慮之一為擔心藥物副反應。不少患者喜歡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在網上查閱各種相關內容,但由于一知半解會覺得說明書上寫的所有副反應,甚至包括一些罕見反應都有可能一一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有部分患者及家屬會理想化的尋找某種完美的治療:沒有任何副反應、一吃就見效、治療后保證不再復發,在這種期待下很容易受騙上當。
(4)遵醫囑維持治療
定期隨訪的重要性,臨床上很多患者治療一兩個月后便自行停藥了,或者癥狀減輕后便自行減少藥物劑量,這樣很容易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最后變成慢性或者難治性的抑郁癥;還有部分患者治療2周或者一個月后癥狀減輕,便偷懶不再去門診隨訪,自行購藥,其實抑郁癥治療的目標不是癥狀的減輕而是臨床治愈,定期隨訪可以便于醫生判斷,及時調整治療。另外臨床還會出現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劑后出現躁狂或者輕躁狂的表現,但往往這時患者本人會感覺狀態很好,無法覺察出自己的變化,只有定期隨訪才有助于醫生的觀察和判斷,一旦發現患者轉躁,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而患有抑郁癥的患者如果想要能夠盡快的恢復健康的生活,那么首先就要對家庭即便做好心理準備,了解這種疾病并接受自己的病情,接受抗抑郁劑治療,避免不必要的顧慮,也不用擔心藥物的副作用,積極的遵守醫囑做好生活護理,就可以讓自己盡快恢復健康擁有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