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這種疾病帶來的危害是較為嚴重的,很多的朋友會出現此病的癥狀,遭受到強迫癥帶來的傷害,而生活中可以引發強迫癥出現的原因較多,大家應當認真了解此病的病因才行,究竟有哪些因素引發了強迫癥的出現呢,來了解一下吧。
強迫癥的原因:
一、早年不良的社會家庭環境:青春期及其之前的階段是個體個性特征和價值體系形成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青少年的父母采用否認、拒絕和缺少情感交流等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容易給孩子留下過度 嚴厲、 缺乏溫暖、 對孩子期望值高、 不鼓勵孩子獨立發展等印象, 造成孩子患上強迫癥。
二、社會心理因素:現實社會中的很多因素均會影響人的個性和情緒,如由于工作、生活環境的變遷,責任加重,處境困難,擔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喪失親人,受到突然的驚嚇等等。有 些正常人偶爾也有強迫觀念但不持續, 但可在社會因素影響下被強化而持續存在, 從而形成強迫癥。
三、強迫癥的成因主要有哪些?極度不安全感支配下的追求完美個性:有些人總是感到不安全,一度追求完美,他們總是盡量做好生活的每個細節,以求避免“懲罰”。最終,個體形成極度不安全感支配下的追求完美的個性結構。面對刺激 反應, 患者追求完美的病態性格引導他們一步步鉆進惡性循環的強迫怪圈。 即使在心理咨詢和治療中,強迫癥來訪者追求完美。
強迫癥的治療辦法:
一、認知調整:強迫癥本身并不可怕,但許多患者對強迫癥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強迫癥狀產生疑病觀念和緊張焦慮情緒,這不僅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負擔,而且這種心理負擔又使強迫癥加重。所以,治療者有必要先向患者講解有關強迫癥的知識,讓他們了解引起強迫癥的原因、性質、結果及治療的各種措施,使患者消除顧慮。
二、人格調整:對于強迫癥患者來說,許多患者具有任性、急躁、好勝、自制力差,膽小怕事,優柔寡斷,遇事過于謹慎,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生活習慣比較呆板,喜歡過細地思考問題,過度擔心、過于夸大事物的消極性等人格。對強迫癥的治療,需要幫助他們改變原有的不良人格,樹立起自信心。
三、宣泄療法:讓患者說出自己的緊張情緒,如自己在過去曾在某個情景或某個時候受到的心理創傷、不幸遭遇和長期的緊張、焦慮、恐懼心理等等,把內心的痛苦情緒盡情地發泄出來。說出自己的恐懼,也就降低了恐懼,說出自己的緊張,也就緩解了緊張。治療者要耐心傾聽。
認識到了上面的知識之后,大家應當清楚的了解到了強迫癥的病因到底是什么了,生活中患上強迫癥的朋友有很多,所以的內心特別的痛苦,所以說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多多去了解強迫癥的知識,而且還需要做好預防強迫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