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強迫癥的癥狀,從而飽受到了疾病帶來的危害,此病的危害性極強,家長朋友們應當清楚的了解此病的危害才行,而且要注意幫助孩子進行一些強迫癥的預防,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幼兒強迫癥的危害有哪些。
幼兒強迫癥的危害:
一、兒童強迫癥的危害表現主要有強迫情緒。現為對某些事物的擔心或厭惡,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卻無法擺脫。例如,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擔心自己會表現不理智的行為,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細菌的侵襲等,明知不合理,卻無法克制。
二、兒童強迫癥的危害表現主要有強迫思維。有如下一些表現形式:強迫懷疑。兒童有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產生懷疑,明知毫無必要,但又不能擺脫。例如,雖然檢查了一遍、兩遍、三遍……但還是不放心,又如計算題做完后總懷疑自己是否做對了。同時,常伴有焦慮不安,因而促使患兒對自己的言行反復檢查。
三、強迫詢問。強迫癥患兒常常不相信自己。為了消除疑慮或窮思竭慮給患兒帶來的焦慮,常反復要求他人不厭其詳地給予解釋或保證。
四、兒童強迫癥的危害表現還包括強迫檢查。是患兒為減輕強迫性懷疑所起的焦慮而采取的措施。如反復檢查算術題是否做對了,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反復檢查水龍頭是否關緊,反復檢查衣服鞋襪是否放得整整齊齊等。
兒童強迫癥的發作和家庭教育關系最大,孩子要是在小時候就存在心理問題,那么他在長大成人之后會面臨巨大的心理挑戰和危害,因此家長在了解“兒童強迫癥的危害表現是什么”這個問題之后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正確教育孩子,并且注意幫助他們消除強迫癥危害才是正確做法,希望以上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強迫癥的治療:
1.心理治療:兒童強迫癥是一種心理障礙,采用心理矯正是最有效的療法。主要從改善兒童的心理環境,提高其認知水平,阻斷強迫思維,糾正強迫行為入手,進行心理治療。
2.系統脫敏法:人的肌肉放松與焦慮是兩個對抗過程,兩者是不能相容的。一種狀態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產生抑制作用,即交互抑制。當全身肌肉呈松弛狀態時,心率、呼吸、皮膚等生理反應指標都表現出與焦慮狀態完全相反的變化。系統脫敏可分為:想象系統脫敏和現實系統脫敏。
(1)想象系統脫敏:先讓患兒放松3-5分鐘,然后治療者對他說:“當您感到非常舒適和輕松時,抬起右手的食指。如果你仍然有點緊張,請抬起左手的食指。當患兒抬起左手食指,治療便可以開始。告訴患兒從害怕的事件的層次中最輕的事件(或情境)開展。“現在請把這個事件清晰地呈出在你的腦海里。”并把這一事件(或情境保持20秒鐘。然后讓他報告想象情境時,體驗焦慮的程度。當患兒報告之后,指示他進入放松狀態。如果當患兒想象后焦慮程序降低,超過30秒或沒有焦慮,說明癥狀在改善,可停止對這一事件的想象,如果連續三次報告想象焦慮程度不降,可換另外一個害怕的事件重新作業。
(2)現實系統脫敏:就是當給患兒建立害怕事件層次之后,治療者將患兒引導到害怕事件的情境中,讓患兒體驗這種焦慮,反復多次之后,使其逐漸適應這種情境,不再感到害怕。然后再引導他進入另一個害怕事件的情境。注意系統脫敏治療,都是從最輕的事件或情境開展,并且逐漸加大作業的量。
3.思維中止法:當患兒腦子里出現強迫想法時,家長可教導孩子彈手腕上的皮筋,并說指導語:“這是我的強迫癥,是自己強迫自己,應當馬上終止!”可以反復這樣做,但不要“遷就”自己的癥狀。
了解到了以上的知識之后,大家已經非常清楚的認識到了幼兒強迫癥的危害有哪些了,此病會讓孩子的生活受到影響,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的侵害,我們應當將此病關注起來,在孩子的身邊做好預防此病的工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