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對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呢?藥物,是許多疾病患者都需要的一種東西,它對其他的治療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和輔助效果。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也不例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的藥物療法。
1、非甾類抗炎藥,抗炎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不良反應:較多的是胃腸不適,少數可引起潰瘍;其他較少見的有頭痛、頭暈,肝、腎損傷,血細胞減少,水腫,高血壓,及過敏反應等。
同時使用2種或2種以上的抗炎藥不僅不會增加療效,反而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甚至帶來嚴重后果。抗炎藥物通常需要使用個月左右,待癥狀完全控制后減少劑量,以最小有效量鞏固一段時間,再考慮停藥,過快停藥容易引起癥狀反復。如一種藥物治療2-4周療效不明顯,應改用其他不同類別的抗炎藥。在用藥過程中應始終注意監測藥物不良反應并及時調整。
2、柳氮磺吡啶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系癥狀,皮疹,血細胞減少,頭痛,頭暈以及男性精子減少及形態異常(停藥可恢復)。磺胺過敏者禁用。
3、甲氨蝶呤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不適,肝損傷,肺間質炎癥和纖維化,血細胞減少,脫發,頭痛及頭暈等,故在用藥前后應定期復查血常規,肝功能及其他有關項目。
4、沙立度胺(Thalidomide,反應停)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不良反應:嗜睡,口渴,血細胞下降,肝酶增高,鏡下血尿及指端麻刺感等。因此對選用此種治療者應做嚴密觀察,在用藥初期應每周查血和尿常規,每2~4周查肝腎功能。對長期用藥者應定期做神經系統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外周神經炎。
目前傳統的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為藥物治療,主要以非甾體消炎藥、免疫抑制劑、免疫調節劑及激素等來治療。但卻對這些難治反復病例卻難以奏效,而且還因為這些常用的藥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容易造成胃腸道反應、肝臟損害、骨髓抑制等。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
讀了上文,大家應該已經知道了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的藥物療法了。不同的療法,其適用人群是不一樣的,廣大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要科學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