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進行頸椎病治療,那么在這之前必然要經過一系列、全面的頸椎病檢查,只有獲得了全面的詳細的頸椎病檢查診斷報告,我們才能夠獲得正確的頸椎病治療方法。而且在頸椎病檢查中,頸椎病的物理檢查方法是相當重要的一種檢查方法,畢竟有些癥狀特點是我們能夠通過外觀察就能發現的,那么,頸椎病的物理檢查方法具體有哪些呢?
一、尋找壓痛點
①棘突間壓痛:即在上、下棘突之間凹陷處有壓痛。這對頸椎病的定位關系密切,尤其是早期壓痛點的位置,往住與受累椎節相一致,后期則因椎間關節周圍韌帶鈣化、骨刺形成而不明顯。
②椎旁壓痛:即在棘突兩側1.0厘米一1.5厘米處壓痛。檢查時沿棘突兩旁由上而下、由內及外按順序進行。椎旁壓痛點多見于下段頸椎橫突與第1、第2頸椎旁,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通常反映脊神經受累。
③其它部位的壓痛:肩部附近的壓痛,表示肩部受累;鎖骨上窩的壓痛,多見于前斜角肌綜合征;乳突和樞椎棘突之間的壓痛,多提示枕大神經受累。
二、頸椎活動范圍檢查
可以通過頸部前屈、后伸、旋轉與側屈活動,用量角器測量后,根據正常活動范圍,判斷是否有活動受限。一般神經根型、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椎屈伸和旋轉活動易受限。
三、頸椎的特殊試驗檢查
①前屈旋頸試驗:先讓患者頭頸部前屈,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轉活動,如果頸椎出現疼痛即屬陽性。陽性結果一般提示頸椎小關節有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