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強迫癥大家的了解并不多,感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還不完善,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一些疾病,青春期強迫癥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青春期強迫癥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什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青春期強迫癥產生的原因主要是:
1、青春期性問題成為誘發青春期強迫癥的隱患。
當一個人進入青春期后,便會有越來越強烈的性欲望,但由于受社會道德規范的約束,少男少女們往往會對這種人類性本能的正常愿望進行控制和壓抑。而性幻想如果受到過分的壓抑和禁錮,大腦腦皮質相應區域就會形成惰性興奮灶,出現種種身心發展的停滯、倒錯、冷漠等精神活動異常的表現,這可能會留下某種心理變態或者精神疾病的種子。有心理專家認為,再沒有比性壓抑與神經癥的關系更為密切了。
2、兒童時期的個性特征足以誘發青春期強迫癥出現。
源自兒童時期的可以誘發心理強迫癥的因素在青春期階段作用并未消失。如缺乏豐富的生活情趣、一絲不茍、愛鉆牛角尖、膽小謹慎、做事優柔寡斷、不喜隨機應變、適應陌生環境較慢等等自幼養成的個性特征。
3、各種生活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但卻持久影響著青春期。
如親人亡故、父母離婚、境遇不順、家庭生活環境陰郁等,都會給青少年帶來持久的心理緊張和適應不良,引發各種青春期強迫癥的習慣化。他們所處的家庭生活環境同樣需要為心理強迫癥的出現負責。如有些家庭生活過于刻板,與社會隔絕、沒有生活情趣。有些父母對孩子各方面的生活制度要求過嚴,教育孩子方式粗暴,慣于恐嚇,使他們產生錯誤聯想。
發病原因常有:
心理素質因素
病前人格在本病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約2/3的強迫癥病人病前即有強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現為患者力圖保持自身和環境的嚴密控制,他們注重細節,辦任何事均力求準確完善。但即使如此,患者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確定的感覺,他們或者表現為循規蹈矩,缺少判斷,猶豫不決,依賴順從;或者表現為固執倔強、墨守成規,擰折不彎及脾氣急躁。
社會心理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是強迫癥發生的主要誘發因素,諸如由于工作、生活環境的變遷,責任加重,處境困難,擔心意外,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協調,或由于親人喪亡,突然驚嚇,遭受迫害等等都可能誘發強迫癥。病人病情嚴重時,常有中度甚至重度的社會功能受損,成為休學或不能工作的原因;但一般病人始終有自知力,積極求醫及治療。
上面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青春期強迫癥的一些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是比較脆弱的,所以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孩子的健康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希望家長能夠對孩子對一些關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