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的身影在痔瘡門診可謂寥寥,是不是痔瘡在女性群體中發病率較低呢?錯,相反根據科學的調查顯示,肛腸疾病女性的發病率比男性高13.1%。之所以在門診難以看到女性患者,主要是大部分女性患者諱疾忌醫,認為痔瘡發病處不雅,難以接受男醫生診治,或者根本認為痔瘡不是病,無需治療。這都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女性患者患有痔瘡,更應該積極治療。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女性痔瘡的病因,矯正部分患者的錯誤觀點。
肛腸專家指出,女性肛腸疾病的發病率之所以高于男性,與女性特有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女性在生活過程中,骨盆臟器受壓迫和血流受阻的機會較多,不斷造成骨盆器官充血和瘀血,影響肛門的血液循環,直腸受到壓迫,使糞便通過時受阻,排便不暢。這些都是誘發肛門病的因素;此外,如月經期、妊娠期、產褥期、更年期等都會使肛門負擔加重,引起痔瘡的發生。
女性由于妊娠,機體分泌的激素易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增大的子宮壓迫腹腔的血管,這樣會使懷孕的女性原有的痔瘡加重或出現新的痔瘡。通常,在懷孕45天左右,孕婦常出現大便不暢,痔瘡也隨即會發作。等到懷孕五六個月時,胎兒大了,痔瘡受壓迫會脫出得更厲害,排便也會更困難,不但疼痛加重,還可能便血。此外,妊娠期由于用藥限制,原有的痔瘡成為遺留問題,產后還會引起痔瘡的發作和加重。因此,專家建議有懷孕計劃的朋友,如患有痔瘡,一定要在孕前進行檢查治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遺憾。
因為性別差異,而肛腸疾病的發病部位離女性陰道只有三厘米,肛腸治療都需要暴露患處,所以女性患者遭遇男醫生了解詳細病情時,往往礙于面子或者羞于透露隱私,把病情藏著掖著,給肛腸疾病的治療帶來很多阻礙。專家介紹,女性與男性的生理構造不同,雖然同是痔瘡,如果久拖不治,對女性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女性由于痔瘡不但能引起肛周膿腫,肛周部位的感染進而波及陰道,造成其他的婦科炎癥感染,痔核摩擦肛門也可能引起瘙癢,刺激肛門,波及陰道。所以,女性若婦科炎癥總不好,可以到醫院先查查肛腸問題。由于痔瘡和直腸惡變的發病部位相似,很多直腸惡變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痔瘡久拖不治也會惡化嚴重,甚至有肛門失禁的危險。
相信大家閱讀了上面的內容后對女性痔瘡的病因有了進一步的科學認識。由于生理構造等特殊原因,女性朋友得痔瘡的概率很高,這就要求大家尤其是女性朋友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輔以積極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遠離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