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久坐久站、飲食不規律、生活習慣不好,現在患痔瘡的人很多,上至老年人,下至中學生。患痔瘡后,常常會出現大便帶血、腫物脫出、肛門疼痛、瘙癢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及時治療很關鍵。
痔瘡是一種常見多發病,一般認為,痔瘡是由于通過肛門肌的靜脈血管無靜脈瓣,回流血液受腹壓和肌層壓迫,造成血流受阻,從而產生痔瘡。因而久站久坐、長期煙酒、大便干結、經常性腹瀉、喜食辛辣食品、婦女妊娠和不注意肛門衛生等都易患痔瘡。
痔瘡的初期癥狀往往是偶爾少量便血,輕微下脹。中期患者便血量加大,間隔時間縮短,或經常性便血,墜脹加劇,經常有想大便的感覺,部分患者大便時,痔塊脫出肛外,便后尚能自行收回,中期患者往往內外均有癥狀。晚期患者,往往便血量大,甚至成噴射狀,常常墜脹難忍,里急后重,痔塊脫出,不能自行回收,有的患者痔塊粘連,形成嵌鈍,大便時擠壓,容易伴發潰瘍,痔瘡晚期患者往往一并產生多種癥狀,嚴重的容易造成貧血,甚至危及生命。
痔瘡患者應注意早期預防,特別做到不久蹲廁所,經常用熱水坐浴,保持肛門衛生,促進血液循環。一旦患有痔瘡,應及早去醫院診治。常見的治療都講究中西醫結合,將口服、敷療、穴位按摩和中西醫多種療法結合在一起,一般不影響患者飲食排便和工作,只要定期去醫院治療,就可痊愈。
溫馨提示:痔瘡久拖不治,患者還會因失血過多,導致嚴重貧血癥,腫物脫出無法回納,還會卡在肛門口出現嵌頓壞死,誘發更嚴重的病變,所以,一旦出現便血、脫出、疼痛、瘙癢等癥狀,您最好是去正規專業的肛腸醫院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