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慢性腎小球腎炎,他被多數人稱之為臨床最頑固慢性疾病之一。其治療的難易程度可想而知。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慢性腎炎的發病率高達10%,而70%的慢性腎炎患者會發展為腎衰竭、尿毒癥。這組數據的顯示無疑在提示我們:慢性腎炎作為臨床中常見的慢性疾病,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了。
那么得了慢性腎炎,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山東菏澤的李嬸為我們講述了她十多年來治療慢性腎炎的治療經歷與治療心得。為此我們做了這一期“慢性腎炎的治療”專題報道,我想不光是李嬸有如此的情況,相信大多數慢性腎炎患者也同樣會有這樣的遭遇與經歷…
李嬸于1977年勞累后出現雙下肢浮腫,到當地市人民醫院化驗尿蛋白(+++),當時診斷為“腎炎”,同時給予應用靜滴消炎藥,口服強的松(激素)治療,很快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李嬸的化驗尿蛋白轉陰,病情漸漸有了好轉。這時候的李嬸及其家人看到這種結果,壓不住內心的喜悅。于是就逐漸停用激素。但當回家以后一旦勞累后病情就會再次復發,化驗尿蛋白(+++),后來輾轉各大醫院反復應用消炎藥、激素等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病情多次復發。這樣一來一筆不小的醫藥費用(7萬元),沉重的落在了李嬸并不富裕的家庭上,于是一家人面對慢性腎炎的治療又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撞擊與無奈中。
絕望的治療效果令李嬸心灰意冷,考慮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兒子正在念高中,公婆身體也每況日下。再加上自己得的這種怪病,說不上哪天治不好就…李嬸不敢多想,時常夜里偷偷的哭泣。丈夫雖有工作但也只是每月拿著固定工資,這幾年辛苦的治療和不間斷的照顧與體貼,也使往日高大魁梧的他增添了許些憔悴。但堅強的丈夫好像從來沒有向他抱怨什么,有的只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放心吧,就算砸鍋賣鐵我也要把你的病治好”!多年來這句話一直鼓舞著李嬸接受疾病的考驗和磨練,使她在漫漫慢性腎炎的治療道路上不斷奮力抗爭。
后來聽人介紹說山東濰坊紅太陽腎病醫院在慢性腎炎的治療領域中有顯著的效果,于是就在2004年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到山東濰坊紅太陽腎病醫院接受治療。
山東濰坊紅太陽腎病醫院主治醫師荊主任向我們介紹:李嬸入院時感覺全身乏力,腰酸、腰痛、精神差、食欲差、雙下肢浮腫小便中伴有大量泡沫,持續不消退。檢查血肌酐156.3 umol/L、尿素氮9.86mmol/L尿潛血(+++)。 隨后該院腎病專家立即召開腎病專家小組會議,并針對李嬸的病情進行病情分析,給李嬸制定了個性化治療方案。
記者隨后采訪了荊主任在慢性腎炎的治療過程中,對李嬸采用的治療方法,荊主任介紹根據她這種情況有很多:病人有大醫院能治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