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在腎功能衰竭這一時期往往不被人們重視,但隨著腎功能損傷的漸進發展,就會到達尿毒癥階段,腎臟將無法排出毒素和多余水分,不能發揮多種調節體內生理功能的作用,只能靠腎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三種方法維持。
黃腫的臉,無助的眼神是腎衰的腎病癥狀,不少人把它稱為“亞癌癥”,腎衰竭病人被疾病的痛苦折磨,家庭幾乎在一夜之間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然而,腎衰并不全是一夜之間就會來臨,而是有一個慢性發展的過程。早期注意腎的問題可以減少很多痛苦,但腎臟的病變卻隱藏得很深,在腎病的最初階段,腎病癥狀并不明顯,特別是與其他病癥有很多相似之處,極容易被腎病患者勿視或誤診。
現代社會中,由于生活環境和抗生素藥物的積極應用,因感染所致的慢性腎炎,以及由此引發的尿毒癥已有減少趨勢,但由高血壓、糖尿病等誘發的尿毒癥卻日益增高。這一群體,起初并無明顯臨床腎病癥狀,尚未發展到腎功能衰竭及尿毒癥程度。可是實際上,他們已經戴上“候補”尿毒癥的帽子。這一時期往往不被人們重視,但隨著腎功能損傷的漸進發展,就會到達尿毒癥階段,腎臟將無法排出毒素和多余水分,不能發揮多種調節體內生理功能的作用,只能靠腎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三種方法維持。
一、腎衰病因據統計,我國及亞洲其他一些國家腎衰的病因依次是:
1、原發性腎小球腎炎;2、糖尿病;3、原發性高血壓;4、腎間質炎;5、多囊腎。此外還有尿路結石梗阻、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高尿酸血癥、多發性骨髓瘤、結節性多動脈炎、韋格內氏肉芽腫、系統性硬化、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肝硬化等;其他原因還有如毒品、生物制品、重金屬、蛇毒等。
尿毒癥可有以下表現:1、胃腸道表現厭食、惡心、嘔吐、腹瀉、舌炎、口有尿臭味、口腔糜爛、消化道出血等。2、神經系統表現精神萎靡不振、疲乏、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四肢麻木、手足灼痛,有時出現下肢癢痛或“不安腿”綜合征(下肢有蟻爬、發癢感,需移動雙腿或行走后才舒適),可有嗅覺異常、神經性耳聾,咽部及舌部肌肉無力、排尿困難、尿潴留等。晚期出現嗜睡、煩躁、肌肉顫動甚至抽搐、昏迷。3、心血管系統表現常有高血壓、心肌損害、心力衰竭、心律紊亂,并可有小動脈、視網膜小動脈硬化可影響視力及視網膜出血。
嚴重者可出現心包摩擦音(纖維素性心包炎),少數可有心包積液,甚至發生心包填塞。4、造血系統表現嚴重貧血為主要癥狀,晚期患者多有出血傾向,常伴有皮下淤斑,鼻衄、牙齦出血,甚或發生嘔血、便血、血尿等。5、呼吸系統表現呼出的氣體有尿味、易患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6、皮膚表現干燥、脫屑、無光澤。部分腎衰竭患者皮膚較黑,是彌漫性黑色素沉著所致。尿毒癥毒素從汗腺排出后,會凝成白色結晶稱為“尿素霜”,刺激皮膚可引起尿毒癥性皮炎和皮膚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