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目前最嚴重的一種小兒疾病,不僅僅給孩子帶來痛苦,也困擾著家長們,所以,現在很多人想了解該病。那么,哪些因素會引起小兒腦癱呢?下面就來看看專家的介紹吧:
1、發育性:腦性癱瘓是腦組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的損傷。指各種原因作用于未成熟的正在生長發育中的腦組織上,而不是作用在已發育成熟的腦組織上。所以成年人的某些顱內疾患,如腦出血、腦梗塞等,雖然也可引起肢體運動障礙,但不能診斷為腦性癱瘓,因為它不是作用在發育中的腦組織上,而是成熟的腦組織上,不符合發育性的特點。從受孕到嬰兒期內的胎兒和新生兒及嬰兒的腦組織是處在發育中的腦組織,在這一時期任何原因造成的腦組織損傷符合腦性癱瘓的診斷。而受孕以前及嬰兒期以后的腦損傷不能稱為腦性癱瘓,因為受孕之前的問題,多為先天性遺傳性神經疾患,應與腦性癱瘓進行鑒別。嬰兒期以后的各種原因所致的腦損傷,應冠以某疾病的名稱,如腦炎后遺癥等,而不應該診斷為腦性癱瘓。
2、非進行性:腦性癱瘓的病變是非進行性的,病情以不在向前發展為特點。此點可與腦炎、腦瘤等疾病相鑒別。但是對那些進行性不明顯,或進展緩慢的脫髓鞘疾病,或先天性疾病,與腦性癱瘓也是難以區別的。此外,在臨床上常常可以見到很多腦性癱瘓患兒,當確診以后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治療或治療不當,這些患兒的癥狀愈來愈明顯。這是因為患兒異常姿勢、異常運動的感覺傳導形成惡性循環,使癥狀不斷發展。所以英國學者Bobath博土認為腦性癱瘓的臨床癥狀至少在青春期前是進行性的,臨床表現隨著成長在變化。但腦性癱瘓患兒顱內損傷的病變是非進行性的。
3、中樞性:腦性癱瘓是中樞性損害,也就是說指的脊髓前角細胞(或顱神經運動核)以上部位的神經系統損害所致的癱瘓,而且病變在腦部。任何脊髓前角細胞及以下部位的損害所致的癱瘓都不屬于中樞性損害,不能診斷為腦性癱瘓。如脊髓灰質炎、坐骨神經損傷等所致的肢體癱瘓均不屬于腦性癱瘓的范疇。
看了上面的關于小兒腦癱的介紹,相信大家應該有所了解了,在次我也提醒各位家長,對于腦癱,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有一些不正常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正規檢查,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