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生活中強迫癥疾病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它帶來了較多的危害,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我們應當將強迫癥重視起來,而且需要將此病的癥狀表現認識清楚,那么在我們患上強迫癥之后會有哪些癥狀出現呢,往下看來了解一下吧。
強迫癥的癥狀表現:
一、早期強迫癥患者,可有強迫動作、強迫行為,多為怪異思維所引起。但沒有被強迫痛苦的體驗,大部分患者沒有要擺脫這些癥狀的強烈愿望。
二、思維出現強迫表現,出現窮思竭慮現象,對于生活中接觸的事情,過多的進行思考。做些無謂的追尋,而且自己還知道沒有任何意義,卻不能進行擺脫,這一癥狀在青少年中多發生,經常想一些看起來無意義的問題,比如想“為何二加一等于三不等于四”此類問題。
三、經常沒有必要地反復做某些事情,例如檢查門窗,開關,煤氣,錢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四、例如患者因害怕傳染上疾病而強迫性洗手,反復洗手,甚至手被洗得發白脫皮,但他也不在乎,患者行走時需數電線桿,一旦計算有可能誤差,他則要重復去數。
五、懷疑是主要的表現癥狀,這個和患者自身敏感脆弱的神經有很大的關系。疑心重,強迫懷疑,常常出現的是患者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產生懷疑,對自己與他人交談的語言常常進行長時間的磋磨是否正確,有沒有什么疏忽的地方,既而產生強迫性行為。
強迫癥的病因:
一、心理社會因素: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癥是強迫性人格的進一步發展。行為學家則認為,強迫癥的產生是由于刺激——反應出現過多重復導致焦慮,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失調,從而導致異常習慣的形成,病理性認識和反射的建立,使沖動、思維和行動拘泥于固定的行為學習模式,這就是強迫癥的原因。
二、強迫癥的原因-遺傳:家系調查發現,患者的父母中有約5%~7%的人患有強迫癥,遠遠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遺傳的影響,而人格特征又在強迫癥的發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強迫癥與遺傳有關。在臨床上也觀察到,約2/3的強迫癥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強迫性人格。
三、強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嚴肅古板,辦事井井有條,力求一絲不茍,注重細節,酷愛清潔。
四、生化:有人認為強迫癥患者5-ht能神經系統活動減弱導致強迫癥產生,用增多5-ht生化遞質的藥物可治療強迫癥,這也是強迫癥的原因。
當大家了解到了以上的知識之后,特別清楚的了解到了強迫癥疾病的癥狀有哪些了,在我們的身邊強迫癥是十分常見的,而且危害性也極為嚴重,大家必須要將強迫癥認識清楚,需要將上述中的這些癥狀了解透徹,發病了該病的癥狀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