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是目前病發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了,在心理疾病中特別的嚴重,此病的出現傷害到了很多朋友的身心健康,有很多的人對于強迫癥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就會產生很多的疑問,那么到底什么是強迫癥呢,下面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
強迫癥(ocd)屬于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并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沖動反反復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颊唠m體驗到這些想法或沖動是來源于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沖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癥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癥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強迫癥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癥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種種考慮在起病之初未及時就醫,一些怕臟、反復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癥狀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后才來就診,起病與初次就診間可能相隔十年之久,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因此我們應當提高對強迫癥的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強迫癥患者常表現為反省心強、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只考慮自己的事情,過分仔細地分析自己的心身狀況,夸大僅有的弱點、缺點,抱著劣等感不放,帶有觀念性的理想主義傾向。一旦頭腦里出現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或道德觀念的想法,就非常焦慮,預除之而后快。如果覺得自己的哪些話說的不合適,或哪些表現不適當,就會深深的自責。并想盡一切辦法避免以后重蹈覆轍。
這里所說的內向性并非僅僅是大家日常認為的那種不愛說話的表現,而是指注意力和精神能量集中于內部的世界。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大部分活動都是精神上的。這樣的人做事細心周密,十分謹慎。很容易陷入沉思的迷宮,做事情總是前思后想,優柔寡斷,甚至三思而不行。由于精神能量過多的指向內部,所以對自己的想法、觀念、沖動、軀體感覺、行動都十分敏感,時刻關注著自己的這些方面,一旦出現任何人都會出現的異常情況,就非常緊張和焦慮。
強迫癥患者對可能降臨到自己或別人身上的傷害負有夸張的責任感。強迫癥朋友主觀上認為自己會導致或有能力防止嚴重消極結果的產生,這些消極的結果既涉及生活也涉及道德。有些人認為:如果自己不實施某個行為就會發生什么不幸的事情,或者自己實施了某個行為就會發生什么不幸的事情,自己對于這種不幸事情的發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些余光強迫、口水強迫、直視恐怖的朋友認為自己對余社交的成敗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自己對別人的情緒也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如果對方情緒不好那完全是由自己的癥狀引起的。
相信大家在了解到了以上的知識之后,應當十分清楚的了解到了強迫癥的相關常識有哪些了,在我們的身邊強迫癥是較為多見的,而且它的出現會給我們帶來十分嚴重的侵害,希望朋友們可以將強迫癥認識清楚,注意疾病的預防工作。